生物氣溶膠包括空氣中的病毒、細菌等的暴露造成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2003的SARS、2009年的H1N1流感等。此外, 國際上局部區域動蕩不安,高致病微生物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可能性日益升高。科學界長期致力于開發空氣中致病原的在線監測技術,但在檢測時間和甄別生物物種上存在著挑戰。
北大研究人員通過集成高效的空氣采樣、微流控樣品輸送和硅納米線生物傳感器等技術實現了空氣中流感病毒(H3N2亞型)的在線檢測。研究指出當空氣中出現流感病毒時,該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1-2分鐘)報警, 并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傳輸系統將檢測信號發送到遠程接收平臺如手機和電腦;而當干凈空氣通入時沒有明顯檢測信號。系統的選擇性也通過流感病毒亞型H1N1和過敏原等得到了驗證。
該項研究巧妙地將空氣中的生物危害轉化為可視的電信號,在檢測時間和物種的甄別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生物氣溶膠的實時檢測開辟了嶄新的科研手段和研究思路。
該研究采用了高效的氣溶膠轉化為水溶膠的采集方法,病毒抗體修飾的硅納米線生物傳感技術及檢測信號放大和傳輸等跨學科先進技術和方法。論文還指出通過對樣品的基因擴增(常常達幾個小時)也發現含較高濃度的病毒對應著較強的檢測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