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看到,該園區規劃建設面積35平方公里,建設期為15年,分三期進行。到2010年完成一期起步區建設7.8平方公里;到2015年,完成二期建設8.2平方公里;到2020年,完成三期建設19平方公里。到2020年,該園區將實現產值720億元以上,稅收40億元以上,擁有15—18萬人口的現代化化工城市。
王傳遷說,我們園區招商引資嚴格執行**產業**,按照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嚴格按照產業規劃招商,堅決避免引進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項目,將項目的引進與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相結合,重點引進投資規模大、污染小、科技含量高、財稅貢獻率大的企業入駐園區。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以及石化行業周期性低谷,王傳遷與園區黨工委一班人信心不減、標準不降,繼續堅持“抓大項目、大抓項目”的工作方針,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在項目的洽談、引進、落地等各個環節實現了無縫銜接和保姆式服務,對投資者的合理要求,只準說“行”,不準說“不”,全力以赴為投資者排憂解難,使投資商引得進、留得住、扎下根。幾年來,該園區累計簽訂企業入園協議46家,協議投資額135億元。累計開工建設企業30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9億元。現有9家企業已具備生產能力。目前還有中國化工集團、德國巴斯夫等在談企業15家,意向投資額171.8億元。
作為園區主要負責人的王傳遷,自上任后就親自組織相關領導及工程技術人員吃住在一線,邊研究、邊施工,深入了解工程建設的情況,注重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力量,做決策、抓項目,力求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有力地保證了各項工程順利展開。
截至目前,該園區一期市政工程“七通一平”已全部完成,已開發可利用土地近10平方公里,二期市政工程接近尾聲。累計完成黑色路面鋪筑18.7公里,管道安裝74.7公里。園區鐵路預計年底通車。為園區配套的東風水庫引水工程已峻工;凈水廠一條日處理能力2.5萬噸的生產線具備供水能力;污水處理廠一條日處理能力2.5萬噸的生產線設備安裝基本結束,具備承接企業污水條件;消防站投入運行;66千伏變電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對此,王傳遷對記者說,我園區將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遠近結合,機動調整”的原則,瞄準建設一流化工產業**的目標,以產業集群建設為支撐,以優勢產業為基礎,以大型骨干企業為龍頭,以拉長產業鏈為主線,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產業配套,努力提高園區綜合競爭能力。
目前,該園區近10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內,道路縱橫交錯,進駐的企業正陸續撥地而起,征地、填海、造地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昔日破落的小漁村已變成初具規模的新型化工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