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操作——量筒和量杯儀器校準:
檢定點選擇:總容量的1/10(2/10)、半容量、總容量
操作步驟:
具塞量筒的密合性檢查:將水充至最高標線,擦干塞子,不涂油脂,蓋緊后用手指壓住塞子,顛倒十次,且每次顛倒時,在倒置狀態下至少停留10s,不應有水滲出。
量入式:
對清洗干凈并經干燥處理過的被檢量器進行稱量,稱得空量器的質量。
注純水至被檢量器的標線處,稱得純水的質量(m)。
將溫度計插入到被檢量器中,測量純水的溫度,讀數應準確到0.1℃。
計算被檢量器在標準溫度20℃時的實際容量。
量出式:
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檢容器的帶塞錐形瓶,稱得空瓶的質量。
充純水至檢定點,然后將水從倒液嘴倒出,排空后等待30s。
將被檢量器內的純水放入錐形瓶后,稱得純水質量(m)。
操作步驟:
觀察測量筒內的水溫,讀數應準確到0.1℃。
計算被檢移液管在標準溫度20℃時的實際容量。
計算各檢定點容量誤差。
結果判斷:任意檢定點間的容量誤差應符合規定。
操作注意:
密合性檢查:注意塞子干燥不涂油脂,顛倒后需倒置10s,顛倒十次
注意量入式及量出式具體的操作步驟區別
注意量出式的排空等待時間:30s
注意實時監控水溫,并準確到0.1 ℃;最后的溫度測量必須在稱完重量后再插溫度計進去測量
必須選擇量程及精密度合適的天平
整體注意:量入式及量出式的區別(沒有等級區分)
整體儀器校準注意:
新采購回來的玻璃量器,驗收即需進行外觀、密合性的檢查,合格方可進行入庫驗收因應力檢查為材質檢驗,結合具體檢驗條件,不作為內控校準的標準。其具體的判斷,以廠家合格證為準。
校準必須遵循規范的量器使用操作量器校準前必須按要求清洗晾干,并在使用過程中按要求進行清洗。量器必須經校準后方可使用,并做好記號,并登記入賬,定期整理。對于微檢所用到的移液管、量筒等,不作為計量量器管理。因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加熱、滅菌等操作,已不符合量器的要求。
此文章由東莞儀器校測服務有限公司誠意提供,轉載時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