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舍地暖施工要點:
1.隔熱層的鋪設
隔熱層應鋪設在經過仔細找平的豬舍地面上。隔熱層采用聚**烯發泡板,厚度不小于2cm,隔熱層應鋪設平整、搭接嚴密。對于改造的豬舍,應先清理干凈地面。食槽等其他設備安裝的地方,用刀具進行剪裁。反射膜邊緣用**膠帶粘結為一整體
2.熱水管的選配和敷設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采暖管采用PE-RT專用采暖管,管徑一般采用2.0cm,對于面積大于200m2 的豬舍可增加到2.5cm。管路的敷設有“回形”“S形”“組合型”(見圖2),管間間距20~25cm。管子用專用卡釘釘在*板上,間隔1m釘一枚卡釘,加熱管彎曲處加倍。同一環路的加熱管應保持水平。加熱管的彎曲半徑,塑料管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8倍,復合管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5倍。填充層內的加熱管不應有接頭。斷管時應采用專用工具,斷口面應平整、并垂直于管軸線。加熱管固定點的間距,直管段不應大于700 mm,彎曲管段不應大于350mm。加熱管穿出地板處,應設柔性套管。管路不能有交叉,敷設前應先進行放線,做好管路的預設。
3. 分(集)水器的安裝
分(集)水器應固定于鍋爐房或熱源所在地墻壁或專用箱體內。集水器中心距地面應不小于300mm。為防止局部地面溫度過高,加熱管始末端穿出地面距分(集)水器1m長的管段,應設置套管等保溫措施。加熱管與分(集)水器分路閥門的連接,應采用專用內嵌螺紋連接件。加熱管與分(集)水器牢固連接后,應對每一環路逐一進行沖洗,至出水干凈為止。
4. 檢測打壓
管路鋪設完畢后,檢驗所安裝完畢系統的外觀完好進行水壓試驗,用打壓機打壓,壓力不低于0.6MPa。
5. 填充層及地面層的施工
在試壓合格后,進行細石混凝土填充層的澆搗,澆注時,豆石混凝土坍落度不得大于3cm ;豆石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攪拌,并必須拌合均勻。水泥標號不低于325號,骨料:粗骨料采用卵石,其粒徑應不大于15mm,含泥量<2%,細骨料宜用中砂或粗砂;其粒徑不大于10mm,并宜摻入適量防止干裂的抗裂劑。混凝土填充層澆搗和養護過程中,系統應保持不小于0.4MPa的壓力。地面層及其找平層或排水層施工時,不得剔鑿填充層或向填充層楔入任何物件,以免破壞加熱管。
1.隔熱層的鋪設
隔熱層應鋪設在經過仔細找平的豬舍地面上。隔熱層采用聚**烯發泡板,厚度不小于2cm,隔熱層應鋪設平整、搭接嚴密。對于改造的豬舍,應先清理干凈地面。食槽等其他設備安裝的地方,用刀具進行剪裁。反射膜邊緣用**膠帶粘結為一整體
2.熱水管的選配和敷設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采暖管采用PE-RT專用采暖管,管徑一般采用2.0cm,對于面積大于200m2 的豬舍可增加到2.5cm。管路的敷設有“回形”“S形”“組合型”(見圖2),管間間距20~25cm。管子用專用卡釘釘在*板上,間隔1m釘一枚卡釘,加熱管彎曲處加倍。同一環路的加熱管應保持水平。加熱管的彎曲半徑,塑料管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8倍,復合管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5倍。填充層內的加熱管不應有接頭。斷管時應采用專用工具,斷口面應平整、并垂直于管軸線。加熱管固定點的間距,直管段不應大于700 mm,彎曲管段不應大于350mm。加熱管穿出地板處,應設柔性套管。管路不能有交叉,敷設前應先進行放線,做好管路的預設。
3. 分(集)水器的安裝
分(集)水器應固定于鍋爐房或熱源所在地墻壁或專用箱體內。集水器中心距地面應不小于300mm。為防止局部地面溫度過高,加熱管始末端穿出地面距分(集)水器1m長的管段,應設置套管等保溫措施。加熱管與分(集)水器分路閥門的連接,應采用專用內嵌螺紋連接件。加熱管與分(集)水器牢固連接后,應對每一環路逐一進行沖洗,至出水干凈為止。
4. 檢測打壓
管路鋪設完畢后,檢驗所安裝完畢系統的外觀完好進行水壓試驗,用打壓機打壓,壓力不低于0.6MPa。
5. 填充層及地面層的施工
在試壓合格后,進行細石混凝土填充層的澆搗,澆注時,豆石混凝土坍落度不得大于3cm ;豆石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攪拌,并必須拌合均勻。水泥標號不低于325號,骨料:粗骨料采用卵石,其粒徑應不大于15mm,含泥量<2%,細骨料宜用中砂或粗砂;其粒徑不大于10mm,并宜摻入適量防止干裂的抗裂劑。混凝土填充層澆搗和養護過程中,系統應保持不小于0.4MPa的壓力。地面層及其找平層或排水層施工時,不得剔鑿填充層或向填充層楔入任何物件,以免破壞加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