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視錨魚桿介紹
釣完魚后,釣友擦桿習慣,但很少會擦浮漂。浮漂上往往會殘留很多污漬,盡管擦浮漂還是會留下一層水膜,干燥后用手去摸也是有點澀澀感覺,所以們用餐巾紙和柔軟干布細細擦拭幾遍。 擦浮漂習慣漸漸培養,這一只漂就能延長到很久,如果不注意浮漂和漁具,那么很快這些漁具就會在下發生損害,到又要心疼包啦!
可視錨魚桿描述
磯竿加漂釣法 既相對保持手竿觀漂釣靈敏,又具備海竿遠投和與大魚抗衡功能,因此這種釣法一經問世便悄無聲息地在大江南北廣泛流傳,被許多有釣手用于淡水垂釣中大水面釣大魚。這種釣法雖然是釣獲大魚,但有一定,必須掌握基本和才能預期。根據多年采用這種釣法,撰寫成文供釣友們參考。 一、釣具、釣組配備和 1、釣竿:宜3米45米超短節磯釣竿。竿太短則拋投距離受限:磯竿加漂釣法墜子相對較小,靠餌鉤包食重量拋出,拋投時不能用力過猛,是利用勻運動慣性將餌鉤拋出,因此竿太短會使拋投距離受到限制;竿過長則釣位受限:磯竿加漂釣遠,要拋投準確,多采用面向釣點低位背投式,而水庫湖泊等大水面垂釣,往往身后就是陡壁、樹木、蒿草等障礙物,竿身過長要釣位拋投場地大,使釣位受到很大限制;之所以超短節竿,一是收縮長度短,便于攜帶,二是超短節,竿節數多,竿把較粗,竿稍卻很細,使竿整體調性更符合腰身硬竿稍卻很軟要,使拋投時鉤上餌團不易脫鉤。收縮長度在40厘米左右磯竿。
可視錨魚桿定做
做以上這些之后,就向預定釣點拋投,拋入釣點之后稍等片刻,若漂不浮出水面,釣點水深超過5米,可往回拖動一段距離后再放松釣線稍等片刻,看漂是否能露出水面,若拖動幾次后漂始終不能露出水面,就要換方向重新拋投。若漂露出水面或平躺在水面,釣點水深不超過5米,也要往回拖一段距離,然后再放松線略等片刻,如果漂還是露出水面,釣點處有較大不超過5米水深,同時在向回拖是猜測到釣點水深,二是知道是否掛底。第二次向這個點拋投時把棉線結向下移動1米左右。 如此在釣位上向不同方向反復拋投,直到找到水深適宜釣點,并通過反復拋投和調整棉線結位置使漂能直立在釣點水中露出所要目數。這時在腳下水邊插小棍做標記,從小棍到水中漂,再到對岸某一參照物三點一線記住釣點準確方向,然后再在繞線輪前面主線上綁棉線結,記住從釣位到釣點遠近距離,此時就把竿支架上,對準釣點漂打窩。 釣點距離在20米左右手拋打窩,距離遠手拋不到位置時,就要用拋竿打窩器打窩,如果有船則更,既準確打窩,又在釣點另作標記,更有利于準確將餌鉤拋入釣點。窩子打之后就可收回水深線組,去掉帶有鋼絲鉤鉛墜,在鉛皮座上裝上鉛皮并調整釣目,然后在8字環上接上合適鉤餌垂釣。是無鉤調半目或一目,釣3目到4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