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
1.1整體穩定性:發揮強力承載作用;
1.2變形量控制:影響路面破壞和汽車行駛舒適性。
2、基層(承重層):
2.1滿足結構強度、擴散荷載的能力及水穩性和抗凍性;
2.2不透水性好。

3、面層:
3.1承載能力、3.2平整度;3.3溫度穩定性;3.4抗滑能力;3.5透水性(小);3.6噪聲量(小)。
3.7降噪排水路面結構組合:
3.7.1上面(磨耗層):OGFC瀝青混合料;
3.7.2中面層、下(底)面層:密集配瀝青混合料(AC)。
作用:既滿足瀝青路面強度高、高低溫性能好和平整密實等路用功能,又能排水降噪。
瀝青路面結構層詳情分解
瀝青路面的結構層可由面層、基層、底基層、墊層組成。瀝青路面的瀝青類結構層本身,屬于柔性路面范疇,但其基層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剛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剛性的水硬性材料。
面層是直接承受車輪荷載反復作用和自然因素影響的結構層,可由1~3層組成。表面層應根據使用要求設置抗滑耐磨、密實穩定的瀝青層;中面層、下面層應根據公路等級、瀝青層厚度、氣候條件等選擇適當的瀝青結構層。
基層是設置在面層之下,并與面層一起將車輪荷載的反復作用傳布到底基層、墊層、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層次。基層材料的強度指標應有較高的要求。基層視公路等級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設置一層或兩層。當基層較厚需分兩層施工時,可分別稱為上基層、下基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