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轉型和分布式新能源并網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儲能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成為了電力行業關注的焦點。近日,安徽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安徽電科院”)在儲能電站直流側保護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發并示范應用了固態式直流斷路器,為儲能電站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徽電科院針對儲能電池系統存在的故障發展快、短路電流峰值高等問題,組建專業研發團隊,深入調研安徽電網側儲能發展態勢及需求。通過與黃山供電公司及西安交通大學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團隊的緊密合作,采用產學研用聯合開發模式,成功研制出基于電力電子器件的固態式直流斷路器。
該固態式直流斷路器集成了電力電子開關支路、能量吸收支路及二次控制保護系統,具備快速故障識別、智能靈活保護和機械斷口隔離等多重功能。其開斷速度快、保護方式靈活、智能化程度高,且支持長期免維護,為儲能系統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故障保護。
當儲能電池組面臨熱失控等風險時,該固態式直流斷路器能夠迅速響應,實現毫秒級截流,有效抑制系統故障的發展。同時,該斷路器還支持多種保護模式,如過流、短路和過溫保護等,可根據具體應用工況進行靈活設置,確保儲能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
此次固態式直流斷路器的成功研發與示范應用,不僅提升了儲能電站的安全性,降低了故障及起火風險,還改善了電能質量,為儲能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安徽電科院的這一技術創新,不僅彰顯了其在電力科研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推動新能源和儲能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未來,隨著新能源并網的進一步加速和儲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固態式直流斷路器有望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為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