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基于調控云平臺的變壓器及線路故障智能辨識系統已正式上線運行,并在天津電網兩級調度中實現廣泛應用。這一創新舉措標志著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故障處置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將顯著提升故障定位的精準度和處置效率。
該智能辨識系統集成了多項先進技術,包括自動數據采集、外部信息整合、物理機理分析以及神經網絡人工智能技術等。系統能夠自動采集繼電保護裝置和故障錄波器的錄波數據,并實時整合氣象系統等外部信息,通過構建多模態協同故障原因辨識模型,實現對變壓器故障區域、故障側、故障相的精準定位,同時快速辨識造成線路故障的雷擊、覆冰、風偏等原因。
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國網天津電力基于部分變壓器、線路故障案例進行了深入的建模工作,并經過多輪測試驗證。測試結果顯示,該系統在變壓器故障辨識方面的準確率達到了90%以上,線路故障辨識準確率也超過了85%,展現了極高的可靠性和實用性。
12月14日,該系統成功識別了一條220千伏線路A相發生的故障,不僅準確記錄了故障發生的時間、測距和故障電流,還迅速分析了故障原因,并在短短5分鐘內完成了故障點的定位。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系統的高效性和準確性,為調度人員提供了有力的決策支持。
國網天津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繼電保護處處長王洋表示,該智能辨識系統的應用極大地簡化了人工分析過程,顯著提高了故障處置效率和線路試送成功率,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提升供電可靠性作出了重要貢獻。未來,國網天津電力將繼續深化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推動電力運維管理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