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補償鏈是平衡電梯轎廂與對重之間動態重量差異的關鍵部件,其使用方法涉及安裝、調試、維護等多個環節。以下是基于多篇技術文檔的詳細操作指南:
一、安裝準備
4
6
4
6
-
材料檢查
-
確認補償鏈規格、型號與原鏈條一致,檢查鏈條無變形、銹蝕或斷裂,外皮(PVC/橡膠)應完整無破損
16
-
驗證連接件(U型螺栓、卸扣)和導向裝置(滾輪、支架)的匹配性,確保材料符合T/CEA 0027-2021標準
6
-
確認補償鏈規格、型號與原鏈條一致,檢查鏈條無變形、銹蝕或斷裂,外皮(PVC/橡膠)應完整無破損
-
現場準備
-
清理井道內雜物,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斷開電梯主電源并鎖定
14
-
測量井道空間,確定補償鏈長度(需滿足轎廂在最大層時鏈底距底坑地面≥100mm)
46
-
清理井道內雜物,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斷開電梯主電源并鎖定
二、安裝流程
1
4
8
1
4
8
-
固定懸掛裝置
-
將補償鏈一端通過U型螺栓或卸扣固定在轎廂底架,另一端連接對重架。注意釋放鏈條內部應力,避免扭曲或打結
48
-
使用二次保護鋼絲繩時(僅適用于非旋轉懸掛裝置),需調整長度至自由狀態,防止阻礙補償鏈旋轉
8
-
將補償鏈一端通過U型螺栓或卸扣固定在轎廂底架,另一端連接對重架。注意釋放鏈條內部應力,避免扭曲或打結
-
導向裝置安裝
-
在井道底部安裝導向滾輪或支架,確保補償鏈垂直通過導向裝置中心,避免與井道壁、電纜等部件碰撞(間隙≥50mm)
46
-
高速電梯(>3.5m/s)需增設防跳裝置,并配置電氣安全開關監測張緊狀態
4
-
在井道底部安裝導向滾輪或支架,確保補償鏈垂直通過導向裝置中心,避免與井道壁、電纜等部件碰撞(間隙≥50mm)
-
張力調整
-
通過調整轎廂與對重間距或張緊裝置,使補償鏈張力適中。標準為:轎廂在中間樓層時,鏈條自然下垂無松弛;運行時無晃動或異常噪音
17
-
使用張力計測量,確保張力誤差≤10%
6
-
通過調整轎廂與對重間距或張緊裝置,使補償鏈張力適中。標準為:轎廂在中間樓層時,鏈條自然下垂無松弛;運行時無晃動或異常噪音
三、調試與檢測
1
6
1
6
-
靜態測試
-
安裝后靜態懸掛24小時,檢查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導向裝置是否偏移
8
-
安裝后靜態懸掛24小時,檢查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導向裝置是否偏移
-
動態試運行
-
恢復電源,低速運行電梯,觀察補償鏈是否順直、無擺動或摩擦。高速電梯需測試緊急制動時的防跳裝置響應
46
-
使用分貝儀監測噪音(正常≤50分貝),若外皮破損需立即停運修復
6
-
恢復電源,低速運行電梯,觀察補償鏈是否順直、無擺動或摩擦。高速電梯需測試緊急制動時的防跳裝置響應
-
安全裝置驗證
-
測試補償鏈斷鏈保護裝置、張緊開關等電氣安全功能,確保異常時電梯能緊急制動
14
-
測試補償鏈斷鏈保護裝置、張緊開關等電氣安全功能,確保異常時電梯能緊急制動
四、維護與保養
1
6
1
6
-
定期檢查
-
周期:每3-6個月檢查一次,高頻使用電梯縮短至每月
6
-
內容:外皮磨損(破損面積>30%需更換)、鏈條銹蝕、連接件松動、導向輪磨損等
6
-
周期:每3-6個月檢查一次,高頻使用電梯縮短至每月
-
潤滑處理
-
使用專用潤滑油涂抹鏈節、銷軸等部位,減少磨損并降低噪音
16
-
使用專用潤滑油涂抹鏈節、銷軸等部位,減少磨損并降低噪音
-
環境管理
-
保持井道溫度15-40℃、濕度40-70%,沿海地區可涂防腐涂層延緩老化
6
-
保持井道溫度15-40℃、濕度40-70%,沿海地區可涂防腐涂層延緩老化
五、注意事項
4
6
8
4
6
8
-
適用場景
-
提升高度>30米或電梯速度>1.75m/s時必須安裝補償鏈,低速低層電梯可酌情簡化
46
-
提升高度>30米或電梯速度>1.75m/s時必須安裝補償鏈,低速低層電梯可酌情簡化
-
選型原則
-
低速電梯(≤1.75m/s)可選包塑鏈,中高速電梯(≤6m/s)需用全塑鏈以降低噪音
68
-
低速電梯(≤1.75m/s)可選包塑鏈,中高速電梯(≤6m/s)需用全塑鏈以降低噪音
-
安全規范
-
操作需由持證人員進行,安裝時佩戴防墜落裝備,避免單人作業
15
-
操作需由持證人員進行,安裝時佩戴防墜落裝備,避免單人作業
總結:補償鏈的正確使用需兼顧安裝規范、動態調試和定期維護,其核心是平衡曳引繩重量變化、降低電機負荷并提升運行平穩性。若外皮破損或鏈條變形,必須立即停梯更換,避免引發安全事故
4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