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化學犧牲保護的核心機制
電偶腐蝕原理的逆向應用:鋁合金陽極(電極電位約 - 1.05~-1.15V SCE,如 Al-Zn-In 系合金)與船體鋼材(電極電位約 - 0.03V SCE)在海水中形成電偶對。由于陽極電位更負,成為腐蝕電池的陽極,優先發生氧化反應:陽極反應:Al - 3e? → Al3?(釋放電子)陰極反應:O? + 2H?O + 4e? → 4OH?(船體鋼材表面被保護,抑制腐蝕)。
電子遷移與電流輸出:海水中的氯離子(Cl?)等電解質加速電子傳導,鋁合金陽極持續溶解并向船體輸送保護電流。通過控制陽極與船體的電位差(需達到≥0.85V 的保護電位),使船體金屬表面形成陰極極化層,阻止氧化反應發生。
二、支架式結構的功能性設計
機械固定與電氣連接的雙重作用支架材料:采用絕緣耐腐蝕的 FRP(玻璃鋼)或鈦合金支架,通過螺栓固定于船體水線以下區域(如船底、艉部),確保:
電氣上:陽極與船體金屬直接導通(支架與船體接觸點需導電);機械上:抵抗海浪沖擊、船舶振動,避免陽極脫落(如采用 “L 型” 或 “U 型” 支架包裹陽極)。
布局優化與保護均勻性:陣列式安裝:根據船體線型分段布置陽極(如每 10~15 米一組),支架高度通常距船體表面 10~15cm,避免陽極電流被船體結構屏蔽(如船底龍骨兩側對稱安裝)。
可更換設計:支架預留螺栓孔,陽極消耗至原重量的 30%~50% 時可直接拆卸更換,無需船體塢修(如模塊化支架系統)。
三、海水環境的適應性機制
抗氯離子腐蝕與生物附著
海水中高濃度 Cl?(約 19g/L)本會加速金屬腐蝕,但鋁合金陽極通過以下機制維持性能:In、Zn 等元素抑制 Cl?引起的陽極鈍化,確保持續放電;
支架表面可涂覆防污漆(如含氧化亞銅涂層),減少藤壺、海藻等生物附著對電流輸出的阻礙。
動態環境下的保護穩定性
船舶航行時的水流沖刷會加速陽極溶解,但鋁合金陽極的均勻溶解特性(而非鋅陽極的局部瘤狀溶解)可保證電流輸出穩定性。例如:在航速 10 節時,Al-Zn-In 合金陽極的電流波動≤5%,而鋅陽極波動可達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