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固件材質的選擇對隔爆產品的性能具有直接且關鍵的影響,其作用貫穿防爆安全性、機械可靠性、環境適應性等多個維度。以下從技術原理和實際應用角度展開分析:
一、對防爆性能的核心影響
1. 火花引燃風險的控制
材質火花特性:
碳鋼等鐵基材料在摩擦、碰撞時易產生高溫火花(能量可達100mJ以上),可能引燃爆炸性氣體或粉塵;而不銹鋼(如304)、銅合金(如鋁青銅)的摩擦火花能量通常低于50mJ,低于多數爆炸性物質的引燃能量閾值(如甲烷的引燃能量為0.28mJ)。 標準要求: GB 3836.1-2021規定,隔爆外殼的緊固件需使用“低火花材質”或采取防火花措施(如表面涂層),避免成為點燃源。
2. 隔爆外殼的密封性維持
材質腐蝕對密封的影響:
若選用未做防腐處理的碳鋼緊固件,在潮濕、含腐蝕性氣體(如SO?、Cl?)環境中易生銹,導致螺紋卡死或外殼變形,破壞隔爆面的密封性能(如間隙增大超過標準允許值)。
案例:
某化工廠隔爆型電機因碳鋼緊固件生銹松動,導致外殼隔爆面間隙超標,在爆炸性氣體環境中運行時引發爆炸事故(參考《防爆電器故障分析》案例)。
二、對機械強度和結構可靠性的影響
1. 材質強度與載荷承受能力 不同材質的機械性能差異:
| 材質 | 抗拉強度(MPa) | 屈服強度(MPa) | 延伸率(%) |
|------------- |---------------- |---------------- |------------ |
| 304不銹鋼 | ≥520 | ≥205 | ≥40 |
| 45#碳鋼(淬火) | ≥600 | ≥355 | ≥16 |
| 鋁青銅 | ≥540 | ≥245 | ≥16 |
碳鋼的強度雖略高,但不銹鋼通過合金化(如添加鉬)和熱處理可提升強度(如316L不銹鋼),滿足多數隔爆設備的緊固需求。
振動環境下的可靠性: 振動電機等設備中,緊固件需承受交變載荷,不銹鋼的抗疲勞性能(疲勞極限約為抗拉強度的40%)優于未處理的碳鋼,可減少松動或斷裂風險。
2. 熱穩定性與溫度適應性
隔爆產品運行時外殼溫度可能升高(如電機運行時溫度可達100℃以上),不銹鋼的熱膨脹系數(17.2×10??/℃)與碳鋼(12×10??/℃)差異較小,可避免因熱脹冷縮導致緊固件應力松弛。
三、對環境適應性和使用壽命的影響
1. 耐腐蝕性能的差異 不銹鋼(如316)因含鉬元素,在海水、化工介質中耐蝕性顯著優于碳鋼: 某海上平臺隔爆設備使用316不銹鋼緊固件,服役10年未出現銹蝕;而碳鋼鍍鋅緊固件在3年后因鍍層破損出現銹跡(參考NACE SP0176標準案例)。 粉塵環境中,碳鋼表面若生銹,銹層脫落可能堵塞隔爆面間隙,影響外殼防爆性能。
2. 電化學腐蝕的預防 當緊固件與外殼材質不同時(如碳鋼緊固件配鋁合金外殼),若材質電化學電位差大(如鋁的電位-0.85V,鐵的電位-0.037V),在潮濕環境中易形成原電池,加速腐蝕。
解決方案: 選用與外殼材質電化學兼容性好的緊固件(如鋁合金外殼配不銹鋼緊固件時,需加絕緣墊片)。 使用同材質緊固件(如不銹鋼外殼配不銹鋼螺栓)。
四、標準規范中的強制性要求
1. GB 3836.2-2021: 明確規定緊固件材質需“抗腐蝕或采取防腐蝕措施”,且與外殼材質的電化學腐蝕傾向需通過試驗驗證。
2. IEC 60079-1: 要求緊固件若使用碳鋼,通過表面處理(如鍍鋅、鍍鎳)防止銹蝕,且處理層需滿足厚度(≥8μm)和附著力要求。
五、總結:材質選擇的核心原則
1. 防爆安全優先:優先選用低火花材質(不銹鋼、銅合金),避免碳鋼直接接觸爆炸性環境。
2. 環境適應性匹配:根據使用場景(如腐蝕性、高溫、振動)選擇耐腐蝕、耐疲勞的材質。
3. 機械強度適配:結合外殼載荷需求,確保緊固件強度與隔爆面密封要求匹配(如高強度螺栓用于高壓隔爆外殼)。
4. 合規性驗證:材質需通過防爆認證(如Ex認證),并提供火花試驗、耐腐蝕測試報告。
結論:緊固件材質是隔爆產品防爆性能的關鍵要素,錯誤選擇可能導致防爆失效,依據標準嚴格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