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掛網公示案例解析】
航達鋼鐵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分析
【中鋼協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掛網公示案例解析】
航達鋼鐵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分析
隨著超低排放政策實施以來,很多工礦企業想做超低排放改造或者一直在努力做,卻又苦于經驗,欠缺,不知從何做起,如何才能讓效果最大化,為此,九九云環境打造了【掛網案例分析】欄目。旨在通過對行業內已經在中鋼協等平臺掛網的超低排放改造成功案例進行分析,與大家一起分享和學習他們在項目中取得的成功經驗,如何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解決改造過程的難題,甚至是技術上的創新,幫助大家從中獲取經驗,用以實現同樣的成功。我們只做單純的行業經驗分享,不涉及任何供應商的推薦。
拆解行業經典案例,學習他人成功經驗
經驗,制造一切未來!
項目概況
四川德潤鋼鐵集團航達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航達鋼鐵”)即原達州市航達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1993年,公司采用先進的綠色智能電弧爐短流程煉鋼工藝,主要裝備包括:1座100噸電弧爐、1座120噸LF精煉爐、1臺七機七流方坯連鑄機,1條高速線材生產線、1條高速雙棒生產線;同時配套有完善的余熱回收設施、環保除塵系統等輔助設施,具備年產100萬噸粗鋼的生產能力。

超低排放改造情況
2021年7月航達鋼鐵對公司進行全面診斷,梳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2021年10月積極制定整改方案,通過精心組織、倒排工期,全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工作。2024年9月,歷經近三年的整改,企業完成了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超低排放整改工程,于2024年12月完成報告的最終修訂,并于2025年4月成功在中鋼協掛網公示。
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
1、梳理無組織排放源清單
航達鋼鐵超低無組織管控平臺按照超低排放無組織管控要求,排放源清單“物料輸送”72個、“生產工藝”33個、“粉狀物料輸送”4個和“物料存儲”9個排放源。
2、無組織排放治理
①物料存儲環節改造

航達鋼鐵主要的塊狀或粘濕物料存儲的料場(棚)共計1處,為廢鋼跨,進行了相關的治理措施。

航達鋼鐵粉狀物料輸送主要為除塵灰輸送,其中1#集中灰倉氣力輸送至2#、3#、4#集中灰倉,2#、3#、4#集中灰倉經罐車運輸外售。基本滿足《意見》“石灰、除塵灰、脫硫灰、粉煤灰等粉狀物料,應采用氣力輸送設備、罐車等方式密閉輸送”的相關要求;塊狀或粘濕物料輸送72項產塵點,其中一是對于廢鋼上料,由于吸盤作業方式原因,無法安裝固定收塵裝置,采用霧炮抑塵的措施加以治理。二是對于熔劑、合金等輔料全部采用除塵+封閉的措施加以治理。物料輸送控制措施滿足《意見》要求。
③生產工藝過程改造
針對全廠“生產工藝”33個點位,航達鋼鐵在電爐、精煉爐、大包回轉臺、鋼包熱修、中間包傾翻、鋼渣處理等配備了除塵裝置;煉鋼廠房實現了封閉改造,并設有屋頂罩除塵。生產工藝過程控制措施滿足《意見》要求
3、布設無組織排放監測監控設備
航達鋼鐵在現場共設置了9套空氣質量微站,覆蓋了廠區主干道路、主要車間周邊;設置了17套TSP監測設施部署在各個工序,覆蓋了生產工藝、物料輸送及物料儲存環節;配套21臺高清視頻監控設備,對廢鋼跨出入口、廢鋼跨內部、煉鋼車間頂部等進行了有效監管。相關視頻能夠保持保存三個月以上。監測監控設備符合超低排放相關要求。

4、建立無組織排放管控治一體化系統
為進一步提升企業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航達鋼鐵建設無組織管控平臺,平臺集成了原料、煉鋼、軋鋼工序的生產運行信號、治理運行信號、環境監測數據、視頻監控數據,具備有數據異常報警功能,包括離線設備報警以及超標報警。運營人員根據異常報警,對現場開展相關排查工作,建立異常情況處理及記錄臺賬。
超低排放改造取得的效果
通過對各生產工藝收塵點的治理,未見明顯可見粉塵外溢,生產設施周邊未見明顯積料、積灰現象,無組織排放得到了有效治理,改造后,電爐一次煙氣顆粒物的濃度為1.0~3.7mg/m3,二er英類的濃度為0.032~0.059ngTEQ/Nm3,電爐煙氣(爐內煙氣)、精煉爐煙氣、鋼包開澆廢氣、鋼渣倒渣廢氣、鋼包拆包廢氣、鋼包熱修廢氣、鋼包冷修廢氣、料坑給料、物料提升及輸送、配料倉進料及落料廢氣顆粒物的濃度為1.1~3.6mg/m3,鋼渣、鑄余渣加工、中間包砌筑、中間包翻包廢氣顆粒物的濃度為1.3~2.1mg/m3。無組織排放濃度為0.275~0.296mg/m3,各排放口污染物濃度均滿足“意見”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指標限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