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作為我國能源供應的“壓艙石”
對于滿足電力需求不可替代
近年來,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
煤電行業正朝著綠色低碳、智能化方向發展
龍凈環保密集投運多個煤電綠色標桿項目
以一系列超低排放技術與裝備
探索引導煤電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智破空預器“堵局”,力逐“環保+節能”雙增益
國內燃煤電廠空預器普遍面臨低溫腐蝕、硫酸氫銨粘附、積灰堵塞等問題,尤其受上游脫硝設備氨逃逸的影響,硫酸氫銨粘附影響尤為明顯,導致空預器煙氣阻力過大、機組出力下降,不僅增加電廠運營成本,更威脅運行安全。
針對這一行業痛點,龍凈環保提供的新型熱管空預器技術成為關鍵解決方案。山西王曲電廠曾飽受堵塞困擾,一方面電廠燃用高硫煤導致煙氣中SO3濃度高,另一方面脫硝環節氨逃逸現象時有發生,二者結合使得煙氣中硫酸氫銨濃度增加,而冬季氣溫低,也進一步加劇了硫酸氫銨堵塞問題,嚴重影響電廠的生產運行。對此,龍凈環保利用真空熱管空預器協同傳統回轉式空預器實現煙氣與空氣/煙氣的物理隔離,避免相互間的串流泄漏、堵塞及腐蝕等問題;同時考慮到電廠場地空間狹小,針對性采用橢圓光管技術,在有限的空間內力爭布置最多管排,最大限度增大換熱面積,實現高效換熱。
本次改造有效緩解了回轉式空預器的硫酸氫銨堵塞問題,煙氣阻力從原2800Pa降低至1950Pa,顯著降低了因堵塞帶來的機組煤耗,保證設備安全及可靠運行。該項目的成功投運,不僅成功解決了堵塞問題,更成功實踐了集脫硝、空預器、電除塵、脫硫等功能于一體的爐后煙氣治理與余熱回收利用工藝綜合解決方案,為煤電企業提供了可復制的環保升級范本。
智慧環保賦能,打造綠色煤電新范式
陜煤集團長安益陽發電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益陽市資水河畔,是區域電力熱力供應的核心企業。2022年,益陽公司啟動2×100萬千瓦擴能升級改造工程,項目以建設高效、清潔、低碳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為目標,立志打造區域精品示范工程。為匹配精品工程定位,項目方對排放指標提出嚴格要求:在低省投運+暖風器投運工況下,除塵器保證效率需達≥99.95%,出口煙塵濃度≤12mg/Nm3;即使在低省解列+暖風器解列的極限工況中,仍須確保效率≥99.93%、濃度≤15mg/Nm3。
為攻克這一嚴苛指標,龍凈環保創新應用智慧低低溫靜電除塵技術系統,通過CFD動態流場模擬優化氣流分布,采用最優的極配技術提高極板利用率,搭載頂部電磁錘振打系統實現高效清灰,確保污染物超低排放;同時采用智慧環保除塵系統,以火電廠低低溫靜電除塵器分散控制系統為對象,配置智慧電除塵下位機,實現電除塵器運行監視、故障智能診斷和智慧運行,使除塵系統始終運行在最優工況。
最終,項目投運后實際煙塵排放濃度穩定在5-8mg/Nm3之間,實現了超預期的精彩交付。作為首臺與陜煤集團合作的新建百萬機組項目,龍凈以智慧環保助力益陽電廠實現環保與效益雙贏,展現了科技賦能的強大力量,為行業提供了“技術降本+智能提效”的綠色升級新范式。
創新工藝組合,助力打造國家示范工程
廣東國粵韶關綜合利用發電擴建項目位于韶關市區北部的群山之中,是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70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示范應用依托工程。項目聚焦破解循環流化床領域關鍵技術瓶頸,通過集成高效清潔燃燒、智能控制等前沿技術,實現能源轉化效率與環保指標雙突破。
為實現超低排放目標,龍凈環保采用“預除塵+電袋復合除塵器”工藝組合,煙氣先通過前端預除塵擾流沉降收集粗顆粒粉塵,減輕后端電袋復合除塵器收塵壓力,通過電除塵與袋式除塵的協同作用,精準攔截細微粉塵。近期,機組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連續試運行。經第三方測試,機組各項運行參數穩定優良,最終煙氣出口粉塵濃度遠低于項目排放指標要求。
該項目是“預除塵+電袋除塵器”工藝組合在70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的首次應用,項目的成功投運,將有力提升韶關電力供應水平和質量,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提供堅實保障。
智能環保輸送系統,俯瞰北部灣的蜿蜒巨龍
成立于2021年的國投欽州第二發電有限公司位于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是保障欽州石化供電供熱的重點企業之一。該公司規劃建設4×66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配套建設欽州港11號煤炭碼頭,其中11號泊位工程輸煤管帶機項目由龍凈環保承建。
項目建設雙路管帶機,管徑為600mm,全長約6km,帶速5.6m/s,運量達3200t/h,路線臨近高壓輸電線路,穿越村莊、山嶺、公路、鐵路,工況復雜,施工與運維難度較大。為全面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減少粉塵排放,龍凈環保依托AI圖像識別算法,自主研發了主動防護系統。深度打造管帶機展開段基于AI視覺技術的智能監測系統和成管段基于嵌入式技術的無損檢測系統,實現膠帶跑偏、脹管及扭管等故障的自動監測和預警。此外,系統配置自動糾偏裝置對故障進行主動維護,提升設備穩定性與安全性。同時,項目采用自研高精度靜音托輥,可有效減少管帶機輸送對沿線居民的噪音影響。
項目建設調試歷時8個月,于今年2月份成功負載運料,運煤期間管帶機未出現異常停機現象,各項性能均達到設計要求,AI監測與主動防護系統穩定運行,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該大管徑、長距離、高帶速、大運量智能環保輸送系統,不僅為燃煤發電行業大機組提供了堅實的能源輸送保障,更在高帶速、遠距離、大運量管帶機領域樹立了新的技術和應用標桿。
多年來,從單一除塵到多污染物協同治理,龍凈環保以一系列先進的減污降碳技術和裝備持續推動煤電行業煙氣高水平治理,為我國霧霾治理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隨著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加速推進,龍凈環保積極呼應時代號召,以“技高一籌”為驅動力,持續探索AI賦能,以更先進、更智能、更高效的環保技術和工業裝備,推動煤電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