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預制艙和二次預制艙的核心區別在于功能定位與內部設備不同,前者聚焦高壓電能的傳輸與分配,后者側重對電能的控制、保護與監測。具體差異如下:
1. 核心功能不同
? 一次預制艙:主要實現“高壓電能的輸送、分配與轉換”,是電力系統的“能量傳輸通道”。


? 二次預制艙:主要實現“對一次設備的控制、保護、測量與信號采集”,是電力系統的“大腦與神經”。
2. 內部核心設備不同
? 一次預制艙:搭載高壓一次設備,常見設備包括斷路器、隔離開關、變壓器、電壓/電流互感器(一次側)、高壓母線等,設備電壓等級高(如35KV、110KV等)。
? 二次預制艙:搭載低壓二次設備,常見設備包括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自動化終端、后臺監控系統、UPS電源、通信設備等,設備電壓等級低(多為220V/380V)。
3. 作用場景關聯不同
? 一次預制艙:直接接入高壓電網,承擔電能從上級電網到下級負荷(如變電站、新能源場站)的“物理傳輸”任務,確保電能能穩定送達。
? 二次預制艙:不直接接觸高壓電能,而是通過采集一次設備的電壓、電流等信號,判斷電網運行狀態,當出現故障(如短路、過載)時,能快速發出指令切斷一次設備,保護電網安全,同時實現遠程監控與操作。
1. 核心功能不同
? 一次預制艙:主要實現“高壓電能的輸送、分配與轉換”,是電力系統的“能量傳輸通道”。



? 二次預制艙:主要實現“對一次設備的控制、保護、測量與信號采集”,是電力系統的“大腦與神經”。
2. 內部核心設備不同
? 一次預制艙:搭載高壓一次設備,常見設備包括斷路器、隔離開關、變壓器、電壓/電流互感器(一次側)、高壓母線等,設備電壓等級高(如35KV、110KV等)。
? 二次預制艙:搭載低壓二次設備,常見設備包括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自動化終端、后臺監控系統、UPS電源、通信設備等,設備電壓等級低(多為220V/380V)。
3. 作用場景關聯不同
? 一次預制艙:直接接入高壓電網,承擔電能從上級電網到下級負荷(如變電站、新能源場站)的“物理傳輸”任務,確保電能能穩定送達。
? 二次預制艙:不直接接觸高壓電能,而是通過采集一次設備的電壓、電流等信號,判斷電網運行狀態,當出現故障(如短路、過載)時,能快速發出指令切斷一次設備,保護電網安全,同時實現遠程監控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