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一座座承載歷史記憶的石牌坊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得以保存與延續,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課題。
近日,一座位于村口的老花崗巖牌坊經過專業修復,以全新面貌重新亮相,這項修復工程由業內知名的勤緣石業團隊負責完成。經過數日的精心施工,團隊采用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方式,讓這座村口石牌坊再現昔日風采。
01 石牌坊修復,挑戰傳統技藝
在江蘇某地一座被汽車碰撞而破損的石牌坊近期接受了系統性修復保護。
這座高9.8米、寬11.7米的石質仿木結構牌樓,歷經風雨依然完好挺拔,不過因為汽車碰撞事故而產生了移位和開裂。





孫總作為施工負責人,指著牌坊介紹:“各處均存在不同程度破損,需整體進行表面清理、結構加固、防風化處理等工序”。
修復團隊面對的首要挑戰是如何保持石材原有的質感和透氣性。對于已出現的裂縫,他們采用了一種特殊的修復材料,既能有效填補裂縫,又能保持石材原有特性。
在持續高溫的天氣條件下,施工方調整作業時間,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人員安全。
02 精雕細琢,修復工藝的現代演繹
修復工作的精細程度超出了許多人的想象。表面清理階段,修復師們站在近10米高的作業平臺上,手持軟毛刷輕拂石雕紋飾,或使用小型吹風機清除縫隙積塵。
“我們現在進行的是表面清理階段,已完成90%的工作量。”孫總告訴記者。
清理階段完成后,修復工作者需先去除牌坊表層灰塵、雜草及其他附生植物。隨后使用過氧化氫(雙氧水)清除表面微生物,并用季銨鹽進行防護處理。
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與勤緣石業所倡導的“匠心傳承”理念不謀而合。
03 石雕批發的現代化運作
在石雕行業,批發出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以嘉祥勤緣石業為例,該廠自2008年成立以來,已發展成為集石雕設計、制作、安裝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企業。
他們以當地盛產的天青石、綠砂巖、紅砂巖為主原料,輔以大理石、花崗巖、漢白玉等名石珍玉,產品品種豐富多樣。
在安裝過程中,專業團隊會采用榫卯方式進行連接。
04 村口石牌坊,文化記憶的守護者
村口石牌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村莊的標志性建筑,更是村民集體記憶的載體。
這些石牌坊大致可分為三類:標志性牌坊,立于建筑群前面作為標志;紀念性牌坊,為紀念一件事或一個人而建立;裝飾性牌坊,多見于古代店鋪門面上的一種裝飾。
位于村口的石牌坊往往兼具這三類功能,它既是一個村莊的標志,也承載著村民對歷史的紀念,同時還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
在當代社會,這些石牌坊已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文化紐帶。



05 花崗巖牌坊,歷經風雨的永恒之美
在眾多石材中,花崗巖以其堅固耐用的特性,成為制作石牌坊的材料之一。
相比其他石材,花崗巖更硬,顏色更淺,雕刻圖案的難度稍微大一點。
為了兼顧效果與成本,一些石牌坊會選擇將青石與花崗巖搭配使用。淡淡的紅色與青石搭配,顯得格外的淡雅、樸素。
科學的風化防護處理可使石牌坊保存更長時間。在重慶人和節孝牌坊的修復中,團隊就對牌坊整體進行了防風化處理,以增強其抵御自然侵蝕的能力。
勤緣石業的設計總監表示,每一座石牌坊都是的文化遺產。他的團隊在修復過程中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力求保留原有風貌,同時確保結構安全百年無憂。
隨著修復工程的逐步完成,這些村口的花崗巖牌坊將繼續屹立,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