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茶葉機械行業發展現狀
如果你請一位茶葉專家給你一個購買茶葉機械的建議,他一定會給你兩個選擇:一是國產茶葉機械,機器技術陳舊、加工性能不穩定,但是價格便宜;二是國外產的茶機,相對來說價格要高出兩三倍,但是茶機的精細化程度非常高,智能、節能,穩定性很好。
這就是中國茶葉機械生產企業在行業內的刻板印象。
茶機生產廠家一直以來沒有把重點放在機器的創新和發明上,沒有辦法從機器的精細程度上與國外的茶機競爭,便把茶機的營銷點放在了低廉的價格之上。
為了節約成本,降低茶機的銷售價格,茶機生產廠家招收的技術人員幾乎都是純工科生,他們精通機械制造,可以對每一顆螺絲的直徑和位置進行精確的計算。但是這一部分技術人員大多不懂茶葉,他們可能連茶葉的栽培過程和生產過程都沒有直觀的了解,只是憑借廠家給出的圖紙進行機械的制造。
同時,為了節約成本,國產茶機在選擇機器的原料時使用的都是一般的鋼板,在進行初步的計算過后,一塊塊鋼板經過電焊的焊接,連在一起,就成為一臺茶葉機械設備。這樣的茶機在生產過程中忽略了大部分茶葉生產加工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用最簡單的工藝、最便宜的原材料進行茶機生產,勢必會帶來實際使用過程中一系列問題。而銀球茶葉機械焊接在一起的機器如果一旦出現損害除了更換機器,別無它法。
低廉的價格和粗放式的生產日益成為一個惡性循環,讓生產廠家幾乎不投入科研力量,一旦有新產品出現的時候,買一臺樣機研究之后,簡單的模仿便成為新的茶葉機械。最終加工企業買到的只是形似產品而已。
任何科技的創新都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力量,在茶葉機械化領域也是如此。然而缺乏科研人才,正是當前茶機創新領域面臨的難題之一。
目前,在我國的高校之中,開設茶葉機械專業的大學不到10所,這其中部分學校都只有一個專業方向,而不是單獨開設。“我的老師說這個專業8年來,他只招到我這一個學生。”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的宋志禹研究員告訴記者,茶葉機械需要綜合的知識結構,大量的田間試驗、工廠試驗,很多學生都不愿意選擇這一專業。
而從這一專業畢業的學生很多都沒有從事相關的研究工作,選擇了更為現代化、都市化的職業。
科研人才的缺口一直得不到滿足,讓國內的很多科研機構不得不中斷這一領域的研究,更加減緩了茶葉機械化科技創新的腳步。
信息來源于,銀球茶葉機械http://www.cn-yinq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