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是我國南方濮、越人創造的一種打擊樂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歷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布量最廣。最初銅鼓是作飲器之用(即釜),后才演變為敲擊樂器。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欣賞品,其融注著駱越人審美意識的屬性始終不變。銅鼓的演變在2000多年的時間中經歷了萌芽、發展、鼎盛和衰落幾大發展階段。銅鼓最早源與陶釜,個體不大,從素面無紋到有簡單的紋飾。漢以后到唐,逐漸向雄渾高大、精美穩重的方向發展。唐以后又逐漸變小。明清以后,這一傳統技術就消失了。隨著鑄造世家韋啟初兄弟鑄造的仿古銅鼓新工藝的不斷發展,民間新鑄造銅鼓的擁有和使用的數量將大幅的增加,廣西的銅鼓文化必定有著輝煌的前景。,聯系電話15333228585,13463426868,聯系人孫會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