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孟榮、黃凌艷報道:近日,多地相繼發生窨井無蓋“吞人”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再次為窨井安全敲響警鐘。襄陽市在為10000個檢查井、20000個收水井更換防盜井蓋,購買井蓋保險的同時,為窨井加裝安全防墜網,建立市政監察制度等,以多重“保險”確保窨井安全。
襄陽市市政管理處為市區主干道2000個窨井加裝了有防盜鎖的窨井蓋,將部分鐵窨井蓋更換成由混凝土、鋼筋等材料制成的復合型窨井蓋,失去了經濟價值,避免被盜;將井蓋險納入“一元民生保險”,按每人年繳1元保費的標準,由政府集中統一投保至保險公司,約定身故賠償,每人賠償金額最高6萬元(包括5萬元身故賠償和最高1萬元醫療賠償);醫療理賠,每人賠償限額1萬元;傷殘理賠,按傷殘等級,以5萬元標準限額按1%至100%的比例賠付;為8000個窨井安裝了安全防墜網,在每一個井口下10厘米處,用8枚曲型膨脹螺絲將一張尼龍網牢牢固定在井壁四周,可以承受4名成年人體重;同時,建立了一支市政監察隊伍,每天上路徒步巡查,發現缺失、破損的窨井蓋及補缺更換,確保窨井安全萬無一失。
日前,長沙21歲女子楊麗君不慎落入井蓋被沖走的下水道,隨即被急流卷走,至今仍下落不明。談起類似事件,不少海口市民都心有余悸,眾多網友對此議論紛紛,一些網友還支招建議安裝防墜尼龍網。
對此,海口市排水管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安裝尼龍防墜網仍在試行中,尚未正式推廣,而市排管所已設置巡檢隊,每日對海口各街道的下水道進行巡查,發現井蓋有損壞或是丟失的,會立即聯系排管所進行檢修更換,以確保市民出行安全。
海口是濱海城市,雨水豐富,一些路段幾乎是逢雨必淹,而井蓋又經常破損,經常發生“咬人咬車”事件:在青年路就曾發生由于井蓋松動,出租車經過時車輪被咬之事;海瑞橋上的井蓋經常被車碾壞,市民只能在井內插樹枝做標識,以防他人墜入。
“說起這事,我到現在都心有余悸。”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有一年臺風天,由于是晚上且光線很暗,路面的積水已經漫過膝蓋,他和兩位同事從單位下班后結伴步行回家。大概走到龍昆南坡博
村路口時,一位同事突然墜落,幸虧他及時拉住,由于慣性過大,連他也差點一起掉進下水道。“幸虧他個子小、體重輕,我才能拽住他,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王先生說。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海口人民大道走訪時發現,一些出現松動的下水道井蓋經過往車輛一碾壓,就發出“哐哐”的聲響。
“這些出現松動的井蓋雖然不會踩空,但為防萬一,我看到井蓋一般都會繞著走。”市民張先生說,雖然蓋著井蓋,但由于井蓋的安全性沒有百分之百的保證,很難說不會出現危險,因此,平時
他走路遇到下水道口都會大步邁過去或是繞過去,不會直接踩在井蓋上。
“平時的蓋子都在,我沒見過井蓋未蓋的情況,可我還是叮囑孩子遠離井蓋口。”市民李女士說,井蓋常常被車輛碾壓,難保不被碾壞,如果孩子粗心大意沒看見,就會掉下去,到時后悔都來不及,“為了安全著想,避過危險的地方更放心些。
又訊 (記者全杰 通訊員成廣偉)昨日,2013年井蓋設施管理工作會議也在《規范》發布同日召開,會議部署即日起至9月30日全面開展汛期井蓋設計隱患排查處置工作,全力保障雨季市民群眾出行安全。
針對長沙近期發生的沙井吞人事故,為井蓋安裝防護網的呼聲日漸高漲。目前全市約有11萬的污水井和排水井安裝了防護網,確保一旦發生井蓋丟失問題時人員經過不會掉入井內。但該數字對于全市總共150萬個沙井來說,所占比例連10%還不到。
咨詢熱線 15373810752 小企鵝 156980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