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堵漏熱線:18360497799
剛性保護加柔性防水的防水堵漏方案能有效解決地下工程中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接縫、施工縫、變形縫、蜂窩麻面及混凝土收縮裂縫等滲漏水、止水、防水補漏效果顯著。
1.施工工藝簡單有效,設(shè)備體積小巧,不受防水修漏施工場地大小限制。
2、防水堵漏工法中目前所用的防水施工注漿材料、嵌縫材料,例如油溶性及水溶性灌漿材料,821BF遇水膨脹橡膠,888膨潤土嵌縫膠等,都已達到國內(nèi)先進水平,有的已達到國際水平。
3、防水堵漏工法中,利用特殊的工藝、材料可對混凝土裂縫進行補強,尤其對大面積澆搗的混凝土收縮而產(chǎn)生的細小裂縫也能進行防滲堵漏處理。
三、大面積滲漏治理方案:
1、面層法:適用于結(jié)構(gòu)的大面積滲漏水治理。一般情況下,地下室大面積滲漏水治理無法迎 水面進行,只能在背水面處理,故在施工前,應(yīng)進行引排水,以防止新做的防水面層被有壓水沖壞。面層法具體作法為:選擇漏水量集中部位,開洞埋管使水從導管 流出。根據(jù)漏水量大小, 可于一處或多處埋管引水,找不到漏水點時,可在墻體下部埋管引水。然后在不漏水部位按照材料使用要求,大面積涂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需分層抹壓,順序為 防水素漿—防水砂漿—防水素漿,最后撥管堵水。對于混凝土輕微滲水,可用抗壓堵漏靈涂抹在混凝土表面,用刮板施工,一般施工2~3遍,直至不見水影為止。 對于有明顯滲漏水的孔洞和縫隙,按孔洞和裂縫滲漏水處理的方法,逐個進行止水處理。
對于地下室混凝土結(jié)構(gòu)表面,出現(xiàn)水壓較小的不甚嚴重的慢滲漏水時(如冒汗、洇濕等)可于 背水面涂刮抗?jié)B漏克,使表面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覆蓋層,起到防滲作用。具體做法為:將基層表面處理平整光滑,凹凸不平處用水泥砂漿 填平、壓平抹光,同時除去基層表面灰塵、油污等,以利防水層粘結(jié)牢固。上述工作完成并檢查合格后,即可使用抗?jié)B漏克施工。
2、注漿法: 遇有地下室大面積滲漏水時,也可采用注漿方法處理,根據(jù)滲漏水情況可在結(jié)構(gòu)上布置注漿孔,可布點成梅花形、三角形或一字形,然后進行注漿處理,以在結(jié)構(gòu)內(nèi) 部形成防水帷幕。此外,還可采用“面層封閉注漿”的方法,即先下管引水,然后用快速堵漏靈大面積抹面,待防水涂層強度達到要求后,從引水管注漿堵水。
四、防水堵漏、結(jié)構(gòu)加固施工步驟如下:
1、先將施工縫處鑿一條深70mm,寬60mm的“V”型縫,用水沖洗干凈。
2、固定注漿通道及注漿管,用快速堵漏靈固定注漿通道PE泡沫條,在固定PE泡沫條時,每隔50cm左右埋設(shè)一根注漿管,注漿管采用10~13mm的耐壓橡膠軟管,該管即作為引水管同時又作為注漿管用。
3、注漿堵漏止水和聚硫柔性密封防水施工,從一側(cè)開始注高分子注漿材料(注漿堵漏王), 注漿壓力控制在0.3~0.5MPa之間,待注漿的旁邊一孔冒漿時可停止注漿,并關(guān)閉閥門后再從另一孔注漿堵漏,然后依次順序進行,待全部注漿完畢后觀察 有無滲漏,如個別地方仍有滲漏可以從最近的一孔補充注漿直到不漏為止。割管后再做PG321雙組份聚硫密封劑施工。
4、剛性保護層施工,當防水堵漏注漿后,裂縫不會再產(chǎn)生漏水情況,用快速堵漏靈做剛性防水保護層.。
五、適用范圍:
5.1、高速公路、海底、過江、地鐵路隧道工程結(jié)構(gòu)、施工、沉降、伸縮縫、池底裂縫滲漏水防水堵漏施工。
5.2、地下基礎(chǔ)建筑工程、地鐵工程、人防工程、污水處理池、底板等混凝土結(jié)構(gòu)滲漏水堵漏施工。
5.3、地下室、地下車庫、地下通道、熱力管道、基坑等各類地下工程滲水堵漏施工。
5.4、水池、電纜溝坑、礦井通道、電梯井、基礎(chǔ)坑工程施工縫滲漏水堵漏帶水作業(yè)施工。
5.5、混凝土結(jié)構(gòu)、冷卻涼水塔循環(huán)通道、管道、污水處理池工程滲漏水處理防腐堵漏施工。
5.6、涵洞、沉井、水泵房、大壩、橋面、屋面、隧洞、取排水工程滲漏水治理堵漏施工。
5.7、水利水電工程的水庫壩體灌漿,輸水隧道裂縫堵漏、防滲,壩體混凝土裂縫的防滲補強。
5.8、地質(zhì)鉆探工程的煤礦礦井輸煤系統(tǒng)、輸煤橋架、鉆井、油井護壁、井筒砼裂縫滲漏水堵漏加固。
5.9、適用于各種地下工程的防水、堵漏施工,如人防地下室、地下通道、地下車庫等工程的防水堵漏。
我公司完全具備履行中大型工程合同的能力,是為您排難解憂,消除隱患,創(chuàng)一流企業(yè)的堅強后盾,并為全國數(shù)百家企業(yè)解決了若干“高,大,難”的特殊工程項目,填補了我國建筑史上的空白。在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山西,湖北,湖南,福建,云南,重慶,陜西,甘肅,遼寧,吉林等各省直轄市都能找到我們曾經(jīng)施工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