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方式:0574-83006963 13362838109
聯系人:董先生
郵箱:150@rd-test.com
QQ:71375118
檢驗某種鋼材是否有晶間腐蝕傾向,一般采用敏化處理工藝。鋼材加熱到晶間腐蝕最敏感的,恒溫處理一定時間,這種處理工藝稱為敏化處理,產生晶間腐蝕最敏感的溫度叫敏化溫度。18-8 不銹鋼最敏
感溫度為650-700℃,產生晶間腐蝕傾向所需要的最短時間為1-2小時。
不銹鋼中,除了主要成分Cr、Ni、C 外,還含有Mo、Ti、Nb 等合金元素。它們晶間腐蝕的作用如下:
1. 碳:奧氏體不銹鋼中碳量越高,晶間腐蝕傾向越嚴重,導致晶間腐蝕碳的臨界濃度為0.02%(質量分數)。
2. 鉻:能提高不銹鋼耐晶間腐蝕的穩定性。當鉻含量較高時,允許增加鋼中含碳量。例如,當不銹鋼中鉻的質量分數從18%提高到22%時,碳的質量分數允許從0.02%增加到0.06%。
3. 鎳:增加不銹鋼晶間腐蝕敏感性。可能與鎳降低碳在奧氏體鋼中的溶解度有關。
4. 鈦、鈮:都是強碳化物生成元素,高溫時能形成穩定的碳化物TiC 及NbC,減少了碳的回火析出,從而防止了鉻的貧化。
防止晶間腐蝕的措施:(1)降低含碳量。當鋼中碳的質量分數在0.03%以下時,即使在700℃較長時間回火也不會產生晶間腐蝕。(2)加入固定碳的合金元素。對含Ti、Nb 元素的18-8不銹鋼,在高溫下
使用時,要經過穩定化處理。即在常規的固溶處理后,還要在850-900℃保溫1-4 小時,然后空冷至室溫,以充分生成TiC 及NbC。(3)固溶處理。固溶處理能使碳化物不析出或少析出。但對含Ti、Nb
的不銹鋼還要進行穩定化處理。(4)采用雙相鋼。采用鐵素體和奧氏體雙相鋼有利于抗晶間腐蝕。由于鐵素體在鋼中大多沿奧氏體晶界分布,含鉻量又較高,因此,在敏化溫度受熱時,不產生晶間腐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