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絲杠鍛造設備的選擇
選定鍛造設備的依據是鍛件的材料、尺寸和質量,同時,還要適當考慮車間現有的設備條件。設備噸位太小,鍛件內部鍛不透,質量不好,生產率也低;設備噸位太大,不僅造成設備和動力的浪費,而且操作不便,不安全。
對于活塞桿周這類中小型鍛件,一般采用鍛錘,經查詢選用型號為C41-400的空氣錘。
絲杠加熱溫度及加熱時間的確定
(1)可以通過查詢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軟件得到;
(2)以經驗公式確定加熱時間:
τ=KD
式中τ—加熱時間,單位為h;
D—斷面直徑或邊長,單位為cm
K—系數,中碳鋼K取0.15~0.20。
根據此公式計算得到τ=KD=0.20×6.5=1.3(h)
以上方法是生產中常采用的經驗數據法,其理論根據是鐵碳合金狀態圖的碳的質量分數。應注意適當控制溫度范圍,以防止晶粒粗大和塑性降低。
絲杠鍛后熱處理
鍛件材料為合金鋼,其鍛后熱處理應采用正火。此選擇正火溫度為:850-870℃,正火時間為:61.2分鐘,冷卻方式選用25℃空冷。
絲杠變形或缺陷分析
缺陷的分析是在鍛造前和鍛造后進行的工藝,鍛件的缺陷包括表面缺陷和內部缺陷。對鍛件的缺陷進行分析是避免在零件應用的過程中出現意外,使鍛件能達到工作中的安全系數,避免出現一些不該有的麻煩。鍛件的缺陷包括表面缺陷和內部缺陷。有的鍛件缺陷會影響后續工序的加工質量,有的則嚴重影響鍛件的性能,降低所制成品的使用壽命,甚至危及安全。因此,為了提高鍛件質量,避免鍛件缺陷的產生,應采取相應的工藝對策,同時還應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
以下是對在鍛造工藝中的各種缺陷進行分析:
1.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鍛件缺陷:表面裂紋、折疊、結疤等;
2.備料不當產生的缺陷:切斜、坯料端部彎曲并帶毛刺、坯料端部凹陷等;
3.加熱工藝不當產生的缺陷:脫碳、過熱、過燒、加熱裂紋等;
4.鍛造工藝不當常產生的缺陷:大晶粒、晶粒不均勻、冷硬現象、裂紋;
5.鍛后冷卻工藝不當常產生的缺陷:冷卻裂紋、 網狀碳化物;
6.鍛后熱處理工藝不當常產生的缺陷:硬度過高或者硬度不夠、硬度不均勻;
7.鍛后清理工藝不當產生的缺陷:酸洗過度、腐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