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B-B100低壓齒輪油泵是將機械能轉換為液壓能的轉換裝置。
CB-B100齒輪泵應用范圍:用于機床、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作為液壓系統的動力源,也可作潤滑泵,輸油泵使用。
型號
|
額定流量
h/min |
額定壓力
Pa |
額定轉速
min |
容積效率
ηv% |
總效率
ηbdt% |
壓力脈動
Pa |
噪聲值
分貝 |
電機功率
w |
重量
g |
CB-B2.5
|
2.5
|
2.5
|
1450
|
≤70
|
≤63
|
±0.20
|
62~65
|
0.37
|
2.4
|
CB-B4
|
4
|
≤80
|
≤72
|
2.8
|
|||||
CB-B6
|
6
|
0.55
|
3.2
|
||||||
CB-B10
|
10
|
≤90
|
≤81
|
3.5
|
|||||
CB-B16
|
16
|
67~70
|
1.1
|
5.2
|
|||||
CB-B20
|
20
|
5.4
|
|||||||
CB-B25
|
25
|
1.5
|
5.5
|
||||||
CB-B32
|
32
|
≤94
|
≤85
|
6.0
|
|||||
CB-B40
|
40
|
74~77
|
2.2
|
10.5
|
|||||
CB-B50
|
50
|
11.0
|
|||||||
CB-B63
|
63
|
3
|
11.8
|
||||||
CB-B80
|
80
|
78~80
|
4
|
17.6
|
|||||
CB-B100
|
100
|
≤95
|
≤86
|
18.7
|
|||||
CB-B125
|
125
|
5.5
|
19.5
|
型號
|
C
|
E
|
H
|
C1
|
C2
|
D
|
D1
|
d
|
E1
|
T
|
b
|
M
|
K1
|
K2
|
CB-B2.5
|
79
|
66
|
96
|
25
|
30
|
a35
|
a50
|
a12
|
35
|
30
|
4
|
M6
|
Z3/8"
|
Z3/8"
|
CB-B4
|
82
|
|||||||||||||
CB-B6
|
86
|
|||||||||||||
CB-B10
|
94
|
|||||||||||||
CB-B16
|
107
|
90
|
132
|
30
|
35
|
a50
|
a65
|
a6
|
50
|
42
|
5
|
M8
|
Z3/4"
|
Z3/4"
|
CB-B20
|
111
|
|||||||||||||
CB-B25
|
115
|
|||||||||||||
CB-B32
|
121
|
|||||||||||||
CB-B40
|
132
|
102
|
154
|
35
|
40
|
a55
|
a80
|
a22
|
55
|
52
|
6
|
M8
|
Z1"
|
Z3/4"
|
CB-B50
|
138
|
|||||||||||||
CB-B63
|
144
|
|||||||||||||
CB-B80
|
158
|
121
|
186
|
45
|
50
|
a70
|
a95
|
a30
|
65
|
65
|
8
|
M8
|
Z1/4"
|
Z1"
|
CB-B100
|
165
|
|||||||||||||
CB-B125
|
174
|
CB-B100低壓齒輪油泵是將機械能轉換為液壓能的轉換裝置。
CB-B100齒輪泵應用范圍:用于機床、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作為液壓系統的動力源,也可作潤滑泵,輸油泵使用。
CB-B10齒輪油泵,CB-B16齒輪油泵,CB-B25齒輪油泵,CB-B32齒輪油泵,CB-B40齒輪油泵,CB-B50齒輪油泵,CB-B63齒輪油泵,CB-B80齒輪油泵,CB-B100齒輪油泵,CB-B125齒輪油泵是將機械能轉換為液壓能的轉換裝置。
CB-B10齒輪泵,CB-B16齒輪泵,CB-B25齒輪泵,CB-B32齒輪泵,CB-B40齒輪泵,CB-B50齒輪泵,CB-B63齒輪泵,CB-B80齒輪泵,CB-B100齒輪泵,CB-B125齒輪泵應用范圍:用于機床、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作為液壓系統的動力源,也可作潤滑泵,輸油泵使用。
XCB-B10齒輪油泵,XCB-B16齒輪油泵,XCB-B25齒輪油泵,XCB-B32齒輪油泵,XCB-B40齒輪油泵,XCB-B50齒輪油泵,XCB-B63齒輪油泵,XCB-B80齒輪油泵,XCB-B100齒輪油泵,XCB-B125齒輪油泵
齒輪泵工作原理是通過齒輪嚙合產生的空間將油從油箱擠壓到潤滑部位
在術語上講,齒輪泵也叫正排量裝置,即像一個缸筒內的活塞,當一個齒進入另一個齒的流體空間時,液體就被機械性地擠排出來。因為液體是不可壓縮的,所以液體和齒就不能在同一時間占據同一空間,這樣,液體就被排除了。由于齒的不斷嚙合,這一現象就連續在發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個連續排除量,泵每轉一轉,排出的量是一樣的。隨著驅動軸的不間斷地旋轉,泵也就不間斷地排出流體。泵的流量直接與泵的轉速有關。實際上,在泵內有很少量的流體損失,這使泵的運行效率不能達到100%,因為這些流體被用來潤滑軸承及齒輪兩側,而泵體也絕不可能無間隙配合,故不能使流體100%地從出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體損失是必然的。然而泵還是可以良好地運行,對大多數擠出物料來說,仍可以達到93%~98%的效率。對于粘度或密度在工藝中有變化的流體,這種泵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如果有一個阻尼器,比如在排出口側放一個濾網或一個限制器,泵則會推動流體通過它們。如果這個阻尼器在工作中變化,亦即如果濾網變臟、堵塞了,或限制器的背壓升高了,則泵仍將保持恒定的流量,直至達到裝置中最弱的部件的機械極限(通常裝有一個扭矩限制器)。
對于一臺泵的轉速,實際上是有限制的,這主要取決于工藝流體,如果傳送的是油類,泵則能以很高的速度轉動,但當流體是一種高粘度的聚合物熔體時,這種限制就會大幅度降低。推動高粘流體進入吸入口一側的兩齒空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一空間沒有填充滿,則泵就不能排出準確的流量,所以PV值(壓力×流速)也是另外一個限制因素,而且是一個工藝變量。由于這些限制,齒輪泵制造商將提供一系列產品,即不同的規格及排量(每轉一周所排出的量)。這些泵將與具體的應用工藝相配合,以使系統能力及價格達到最優。
齒輪泵的結構是很簡單的,即它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兩個尺寸相同的齒輪在一個緊密配合的殼體內相互嚙合旋轉,這個殼體的內部類似“8”字形,兩個齒輪裝在里面,齒輪的外徑及兩側與殼體緊密配合。來自于擠出機的物料在吸入口進入兩個齒輪中間,并充滿這一空間,隨著齒的旋轉沿殼體運動,最后在兩齒嚙合時排出。
齒輪泵由一個獨立的電機驅動,可有效地阻斷上游的壓力脈動及流量波動。在齒輪泵出口處的壓力脈動可以控制在1%以內。在擠出生產線上采用一臺齒輪泵,可以提高流量輸出速度,減少物料在擠出機內的剪切及駐留時間,降低擠塑溫度及壓力脈動以提高生產率及產品質量。
1.齒輪泵不出油
如果在主機調試中發現齒輪泵不來油,首先檢查齒輪泵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齒輪泵有左、右旋之分,如果轉動方向不對,其內部齒輪嚙合產生的容積差形成的壓力油將使油封被沖壞而漏油。其次,檢查齒輪泵進油口端的濾油器是否堵塞,會造成吸油困難或吸不到油,并產生吸油膠管被吸扁的現象。
2.油封被沖出
(1)齒輪泵旋向不對。當泵的旋向不正確時,高壓油會直接通到油封處,由于一般低壓骨架油封最多只能承受0.5MPa的壓力,因此將使油封被沖出。
(2)齒輪泵軸承承受到軸向力。產生軸向力往往與齒輪泵軸伸端與連軸套的配合過緊有關,即安裝時將泵用錘子砸或通過安裝螺釘硬拉而將泵軸受到一個向后的軸向力,當泵軸旋轉時,此向后的軸向力將迫使泵內磨損加劇。由于齒輪泵內部是靠齒輪端面和軸套端面貼合密封的,當其軸向密封端面磨損嚴重時,泵內部軸向密封會產生一定的間隙,結果導致高低壓油腔溝通而使油封沖出。這種情況在自卸車行業中出現較多,主要是主機上聯軸套的尺寸不規范所致。
(3)齒輪泵承受過大的徑向力。如果齒輪泵安裝時的同軸度不好,會使泵受到的徑向力超出油封的承受極限,將造成油封漏油。同時,也會造成泵內部浮動軸承損壞。
齒輪泵發熱
(1)系統超載,主要表現在壓力或轉速過高。
(2)油液清潔度差,內部磨損加劇,使容積效率下降,油從內部間隙泄漏節流而產生熱量。
(3)出油管過細,油流速過高,一般出油流速為3~8m/s。
齒輪泵性能提高的方法
提高齒輪油泵性能的可行回路 齒輪油泵因受定排量的結構限制,通常認為齒輪泵僅能作恒流量液壓源使用。然而,附件及螺紋聯接組合閥方案對于提高其功能、降低系統成本及提高
系統可靠性是有效的,因而,齒輪油泵的性能可接近價昂、復雜的柱塞泵。 在泵上直接安裝控制閥,可省去泵與方向閥之間管路,從而控制了成本。較少管件及連接件可減少泄漏,從而
提高工作可靠性。而且泵本身安裝閥可降低回路的循環壓力,提高其工作性能。下面是一些可提高齒輪泵基本功能的回路,其中有些是實踐證明可行的基本回路,而有些則屬創新研究。
卸載回路 卸載元件將在大流量泵與小功率單泵結合起來。液體從兩個齒輪油泵因受定排量的結構限制,通常認為齒輪泵僅能作恒流量液壓源使用。然而,附件及螺紋聯接組合閥方案對于
提高其功能、降低系統成本及提高系統可靠性是有效的,因而,齒輪油泵因受定排量的結構限制,通常認為齒輪油泵僅能作恒流量液壓源使用。然而,附件及螺紋聯接組合閥方案對于提高其功
能、降低系統成本及提高系統可靠性是有效的,因而,齒輪油泵的性能可接近價昂、復雜的柱塞泵。的性能可接近價昂、復雜的柱塞泵。的出口排出,直至達到預定壓力和(或)流量。這時,
大流量泵便把流量從其出口循環到入口,從而減少了該泵對系統的輸出流量,即將泵的功率減少至略高于高壓部分工作的所需值。流量降低的百分比取決于此時未卸載排量占總排量的比率。組
合或螺紋聯接卸載閥減少乃至消除了管路、孔道和輔件及其它可能的泄漏。 最簡單的卸載元件由人工操縱。彈簧使卸載閥接通或關閉,當給閥一操縱信號時,閥的通斷狀態好被切換。杠
桿或其它機械機構是操縱這種閥的最簡單方法。 導控(氣動或液壓)卸載閥是操縱方式的一種改進,因為此類閥可進行遠程控制。其最大的進展是采用電氣或電子開關控制的電磁閥,它
不僅可用遠程控制,而且可用微機自動控制,通常認為這種簡單的卸載技術是應用的最佳情況。 人工操縱卸載元件常用于為快速動作而需大流量及快速動作而需大流量及為精確控制而減
少流量的回路,例如快速伸縮的起重臂回路。圖1所示回路的卸載閥無操縱信號作用時,回路一直輸出大流量。對于常開閥,在常態下回路將輸出小流量。 壓力傳感卸載閥是最普遍的方案
。如圖2所示,彈簧作用使卸載閥處于其大流量位置。回路壓力達到溢流閥預調值時,溢流閥開啟,卸載閥在液壓和作用下切換至其小流量位置。壓力傳感卸載回路多用于行程中需快速、行程
結束時需高壓低速的液壓缸供液。壓力傳感卸載閥基基本上是一個達到系統壓力即卸的自動卸載元件,普遍用于測程儀分裂器和液壓虎鉗中。 流量傳感卸載回路中的卸載閥也是由彈簧將
其壓向大流量位置。該閥中的固定節流孔尺寸按設備的發動機最佳速度所需流量確定。若發動機速度超出此最佳范圍,則節流小孔壓降將增加,從而將卸載閥移位至小流量位置。因此大流量泵
相鄰的元件做成可對最大流量節流的尺寸,故此回路能耗少、工作平穩且成本低。這種回路的典型應用是,限定回路流量達最佳范圍以提高整個系統的性能,或限定機器高速行駛期間的回路壓
力。常用于垃圾運載卡車等。 壓力流量傳感卸載回路的卸載閥也是由彈簧壓向大流量位置,無論達到預定壓力還是流量,都會卸載。設備在空轉或正常工作速度下均可完成高壓工作。此
特性減少了不必要的流量,故降低了所需的功率。因為此種回路具有較寬的負載和速度變化范圍,故常用于挖掘設備。 圖5為具有功率綜合的壓力傳感卸載回路,它由兩組略加變化的壓力
傳感卸載泵組成,兩組泵由同一原動機驅動,每臺泵接受另一卸載泵的導控卸載信號。此種傳感方式稱之為交互傳感,它可使一組泵在高壓下工作而另一組泵在大流量下工作。兩只溢流閥可按
每個回路特殊的壓力調整,以使一臺或兩臺泵卸載。此方案減少了功率需求,故可采用小容量價廉原動機。 圖6所示為負載傳感卸載回路。當主控閥的控制腔(下腔)無負載傳感信號時,
泵的所有流量經閥1、閥2排回油箱;當給此控制閥施加負載傳感信號時,泵向回路供液;當泵的輸出壓力超過負載傳感閥的壓力預定值時,泵僅向回路提供工作流量,而多余流量經閥2的節流
位置旁通回油箱。 帶負載傳感元件的齒輪油泵與柱塞泵相比,具有成本低、抗污染能力強及維護要求低的優點。 優先流量控制 不論齒輪油泵的轉速、工作壓力或支路需要的流
量大小,定值一次流量控制閥總可保證設備工作所需的流量。在圖7所示的這種回路中,泵的輸出流量必須大于或等于一次油路所需流量,二次流量可作它用或回油箱。定值一次流量閥(比例
閥)將一次控制與液壓泵結合起來,省去管路并消除外泄漏,故降低了成本。此種齒輪泵回路的典型應用是汽車起重機上常可見到的轉向機構,它省去了一個泵。 負載傳感流量控制閥的
功能與定值一次流量控制的功能十分相近:即無論泵的轉速、工作壓力或支路抽需流量大小,均提供一次流量。但僅通過一次油口向一次油路提供所需流量,直至其最大調整值。此回路可替代
標準的一次流量控制回路而獲得最大輸出流量。因無載回路的壓力低于定值一次流量控制方案,故回路溫升低、無載功耗小。負載傳感比列流量控制閥與一次流量控制閥一樣,其典型應用是動
力轉向機構。 旁路流量控制 對于旁路流量控制,不論泵的轉速或工作壓力高低,泵總按預定最大值向系統供液,多余部分排回油箱或泵的入口。此方案限制進入系統的流量,使其具
有最佳性能。其優點是,通過回路規模來控制最大調整流量,降低成本;將泵和閥組合成一體,并通過泵的旁通控制,使回路壓力降至最低,從而減少管路及其泄漏。 旁路流量控制閥可
與限定工作流量(工作速度)范圍的中團式負載傳感控制閥一起設計。此種型式的齒輪泵回路,常用于限制液壓操縱以使發動機達最佳速度的垃圾運載卡車或動力轉向泵回路中,也可用于固定
式機械設備。 干式吸油閥 干式吸油閥是一種氣控液壓閥,它用于泵進油節流,當設備的液壓空載時,僅使極小流量(〈 18.9t/min)通過泵;而在有負載時,全流量吸入泵。如圖10
所示,這種回路可省去泵與原動機間的離合器,從而降低了成本,還減小了空載功耗,因通過回路的極小流量保持了設備的原動機功率。另外,還降低了泵在空載時的噪聲。干式吸油閥回路可
用于由內燃機驅動的任何車輛中開關式液壓系統,例如垃圾裝填卡車及工業設備。 液壓泵方案的選擇 目前,齒輪油泵的工作壓力已接近柱塞泵,組合負載傳感方案為齒輪泵提供了變
量的可能性,這就意味著齒輪泵與柱塞泵之間原本清楚的界限變理愈來愈模糊了。 合理選擇液壓泵方案的決定因素之一,是整個系統的成本,與價昂的柱塞泵相比,齒輪泵以其成本較低
、回路簡單、過濾要求低等特點,成為許多應用場合切實可行的選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