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碳微電解法,又稱內電解法、鐵還原法、鐵炭法、零價鐵法等。該方法處理廢水的原理是:利用鐵屑中的鐵和碳組分構成微小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以充入的廢水為電解質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形成原電池。新生態的電極產物活性極高,能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其結構、形態發生變化,完成難處理到易處理、由有色到無色的轉變。
<一>鐵碳微電解填料水處理--鐵碳微電解填料預處理工藝
科學的鐵碳微電解填料最佳配方:經過上百次對企業廢水進行試驗,在取得第一手試驗數據的基礎上反復調整配方,讓配方更加合理,杜絕了很多同類產品開始使用時效果明顯日后效能逐漸下降的弊端,使普茵沃潤環保的產品在使用過稱中效能更加長久,并且在產品中添加了許多微量元素,以促進鐵離子釋放,使廢水處理效果更加顯著。
科學的鐵碳微電解填料高溫燒結養護過程:使燒結后的產品強度高,在使用過稱中不會因為水侵過久而松軟變散導致損耗過多;成品率大為提高,降低了產品成本,以達到薄利多銷讓利于客戶的目的。 科學的質量保證服務體系:讓您在使用過程中無后顧之憂,我們的產品顧問隨時接受您的咨詢并可以上門指導服務,幫助您使用調試。
<二>鐵碳微電解填料參數/實驗數據:
【性質】免更換效率高防板結鈍化
【用途】各種高濃度廢水的去除,降低色度、COD,去除重金屬,提高B/C比值,提高可生化性。
【主要成分】鐵(75%-85%)碳(10%-20%)少量貴金屬、催化元素
【使用方法】添加到微電解設施中使用
【包裝】袋裝
【注意事項】 ①填料要保持干燥,避免浸水或受潮。 ②已經投入使用的填料,工程停止運轉之后仍要用廢水浸泡,以免氧化。 ③視情況定期對填料進行反沖洗。
【技術指標】 ①比重:1.1噸/立方米 ②比表面積:1.2平方米/克 ③空隙率:65% ④物理強度:≥1000KG/CM <二>鐵碳微電解填料--污水處理方案--
【適用廢水種類】: (1)染料、印染廢水;焦化廢水;石油化工廢水;
----經微電解處理后,色度、COD大幅度降低,同B/C比值顯著提高。
(2)石油廢水;皮革廢水、造紙廢水、木材加工廢水;
---經微電解處理后,色度、COD大幅度降低;同B/C比值顯著提高。
(3)電鍍廢水;印刷廢水;采礦廢水;其他含重金屬廢水;
----經微電解處理后,色度、COD大幅度降低,同時達到去除重金屬的目的。
(4)有機磷農藥廢水,有機氯農藥廢水;
----經微電解處理后,色度、cod\大幅降低,除磷、除硫化物的同時可生化性大幅提高。
<三>鐵碳微電解填料-鐵炭微電解
【作用原理】 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高色度、高含鹽量、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又稱內電解法。鐵碳微電解填料浸入廢水中時,由于鐵和碳之間的電
極電位差,廢水中會形成無數個微原電池。這些細微電池是以電位低的鐵成為陰極,電位高的碳做陽極,在含有酸性電解質的水溶液中發生電化學反應的。反應的結果是鐵受到腐蝕變成二價的鐵離子進入溶液。由于鐵離子有混凝作用,它與污染物中帶微弱負電荷的微粒異性相吸,形成比較穩定的絮凝物而去除,為了增加電位差,促進鐵離子的釋放,在鐵碳微電解填料中加入一定比例催化劑。
發生電化學反應過程如下:
陽極(Fe):Fe - 2e→Fe2+ E(Fe / Fe2+)=0.44V
陰極(C) :2H++ 2e→H2 E(H+/ H2)=0.00V
反應中,產生了初生態的Fe2+ 和原子H,它們具有高化學活性,能改變廢水中許多有機物的結構和特性,使有機物發生斷鏈、開環等作用。
若有曝氣,還會發生下面的反應:
O2+ 4H++ 4e→ 2H2O E (O2)=1.23V
O2+ 2H2O + 4e → 4OH- E(O2/OH-)=0.41V
Fe2++O2+4H+→2H2O+Fe3+
反應中生成的OH-是出水pH值升高的原因,而由Fe2+氧化生成的Fe3+逐漸水解生成聚合度大的Fe(OH) 膠體絮凝劑,可以有效地吸附、凝聚水中的污染物,從而增強對廢水的凈化效果。
微電解對色度去除有明顯的效果。這是由于電極反應產生的新生態二價鐵離子具有較強的還原能力,可使某些有機物的發色基團硝基—NO 、亞硝基—NO 還原成胺基—NH ,另胺基類有機物的可生化性也明顯高于硝基類有機物;新生態的二價鐵離子也可使某些不飽和發色基團(如羧基—COOH、偶氮基-N=N-) 的雙鍵打開,使發色基團破壞而除去色度,使部分難降解環狀和長鏈有機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而提高可生化性。此外,二價和三價鐵離子是良好的絮凝劑,特別是新生的二價鐵離子具有更高的吸附-絮凝活性,調節廢水的pH值可使鐵離子變成氫氧化物的絮狀沉淀,吸附污水中的懸浮或膠體態的微小顆粒及有機高分子,可進一步降低廢水的色度,同時去除部分有機污染物質使廢水得到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