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ST型濕式除塵器特點:除塵器構造較簡單,初期投資較低,凈化效率較高;濕式除塵器在除塵的同時,還能吸收含塵氣體中的其他有害成分,并使氣體溫度降低;能夠處理相對濕度高、有腐蝕性的含塵氣體。其缺點是:耗水量大,排出的含塵污水必須設置污水處理設施進行二級處理;總體能耗較高,例如文丘里管除塵器(必先利其器 于高效濕式除塵器)的阻力要比同樣效率的干式作塵高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在管道和除塵器上需設置沖洗裝置,以防止粉塵黏結、管道堵塞。若含塵氣體具有腐蝕性,除塵器和管道則需采用耐腐蝕性材料,或者在管道內部涂刷防水油漆。
所有濕式除塵器的基本原理都是讓液滴和相對較小的塵粒相接觸/結合產生容易捕集的較大顆粒。在這個過程中,塵粒通過幾種方法長成大的顆粒。這些方法包括較大的液滴把塵粒結合起來,塵粒吸收水分從而質量(或密度)增加,或者除塵器中較低溫度下可凝結性粒子的形成和增大。
在所有上述微粒成長方法中,第一種方法是目前為止最具意義的一種捕集方法,實際應用于大多數濕式除塵器中。
濕式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1 慣性撞擊
在濕式除塵器的除塵過程中,如果微粒分散于流動氣體中,當流動氣體遇到障礙物,慣性將使微粒突破繞障礙流動的氣體流,其中一部分微粒將撞擊到障礙物上。這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依賴于幾個變數,尤其是微粒具有的慣性大小和障礙物的尺寸大小(在濕式除塵器中,障礙物就是液滴)。在除塵器中,慣性撞擊發生在粉塵顆粒和相對較大的液滴之間。 最常用的產生慣性撞擊的機械設備如圖1所示。圖1中塵粒和水滴存在于移動的氣體流中。混合物進入收縮段,橫斷面積減小從而氣體的流動速度增加。相對較大的液滴需要一些時間加速,而小的顆粒不需要(根據物質的相對慣性)。因此在這一階段,粉塵顆粒將由于慣性沖撞與移動較慢的水滴發生撞擊。混合物接著經過喉道進入擴散段。和在收縮段的過程相反,隨著橫斷面積的增加,氣體流速減慢小顆粒運動速度也隨之減慢。液滴則由于較大的質量和慣性會保持較高的速度并且趕上并撞擊粉塵顆粒。這種收縮喉管和發散段的設計通常稱為除塵器的文丘里管段或者接觸器段。
雖然使用文氏管是最通常的慣性撞擊濕法除塵,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方法。其中的一種方法是使用各種不同設計(如并流(同向流),逆流(逆向流),錯流等)的噴霧塔。這些除塵器有效應用于各種能在較低能耗下獲得所需的捕集效率的場合,通常是粉塵顆粒較大或者除塵效率要求較低的情況下。
2 攔截
如果小顆粒在流體中圍繞障礙物移動,它將可能由于顆粒的相對大的物理尺寸與障礙物接觸。這也會發生在粉塵顆粒和液滴的相對運動中。
3 擴散
空氣動力學粒徑小于0.3μm(比重為1)的小顆粒主要通過擴散捕集,因為它們質量小不大可能發生慣性撞擊,且物理尺寸小不容易被攔截。微小顆粒從高濃度區域向低濃度區域移動的過程稱為擴散。擴散主要是布朗運動的結果,布朗運動即微小顆粒在周圍氣體分子和其他微粒碰撞下的無規則自由運動。當這些微粒被捕集到一個液滴里面,液滴鄰近區域的微粒濃度降低,其他微粒又一次從高濃度區域向液滴鄰近區域低濃度區域移動。
4 冷凝
如果通過控制流動氣體流的熱力學性質來引起氣流冷凝,微粒在冷凝過程中能起到成長核的作用。然后表面覆蓋了液體的微粒更容易通過上述主要捕集機理被捕集。通常獲得冷凝的方法是把較低壓力下的蒸汽和氣體壓縮到較高的壓力,在飽和氣流中引入蒸汽,或/和直接冷卻氣流。
5 靜電充電
當微粒和液滴之間存在不同的靜電荷時,將更能有效使塵粒和液滴相結合。 靜電洗滌器就是應用這個機理加強了粉塵和水滴的吸引從而提高了濕式除塵器的粉塵收集效率。
廢水為什么要用聚鐵進行絮凝吸附預處理?
聚鐵在混凝過程中形成氫氧化鐵絮體具有很好的吸附廢水中有機物質的能力,實驗數據表明,廢水用聚鐵絮凝吸附后,可以去除廢水中 COD 的10%-20%左右,這樣可以大大地減輕生化池的運行負擔,有利于處理廢水的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