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于冷拔時芯棒在模孔中的位置缺乏有效的控制方法,因此對偏心量大的產品,無法以冷拔法生產,而采用擠壓開坯冷拔整形的方法生產。
不銹鋼偏心異徑管斷面上質量分布不對稱,如果采用一般方法擠壓,由于不銹鋼偏心異徑管斷面上部面積大于下部,擠壓時必然產生上部金屬通過模孔的流動阻力小于下部。這樣擠壓筒內金屬在擠壓力的作用下向上部模孔的流量大,結果迫使芯棒向上浮動,達到上下流量趨于均衡,使芯棒偏移了正常工作位置。生產實踐證明,當上下面積差大時,通過改變擠壓模孔結構參數來控制不銹鋼偏心異徑管擠壓時芯棒位置效果不大,獲得要求的斷面同樣是困難的,因此必須另找途徑。目前,擠壓不銹鋼偏心異徑管時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1)輔助模孔法。輔助模孔法擠壓不銹鋼偏心異徑管如圖3-38所示,在擠壓模上對應于小面積模孔一側開輔助模孔,擠壓時金屬同時從模孔和輔助模孔擠出,以使上下流量均衡,避免擠壓時芯棒向上浮動,而達到控制芯棒在模孔中處于要求位置的目的。為便于模孔加工,輔助模孔的斷面形狀一般采用的圖形如圖3-39所示。但根據模孔配制情況也可采用其他形狀:如圖3-40所示的形狀。
(2)模孔偏心配置法。模孔偏心配置擠壓不銹鋼偏心異徑管是用改變擠壓前芯棒在模孔中的原始位置,來抵消擠壓芯棒浮動引起的內孔斷面的偏距e,見圖3-41,使偏移后的芯棒在模孔中處于要求位置,從而獲得正確的斷面。模孔在擠壓模上偏心配置能方便地改變與芯棒的相對位置,不會引起坯料內孔和其他工具尺寸的變化,但不能調整,因此擠壓模設計時要合理地選定模孔偏移值。。實際生產中影響不銹鋼偏心異徑管擠壓時芯棒偏移的因素極為復雜,它除了與產品斷面形狀有關外,還與影響擠壓時金屬流動的工藝因素有關,與設備條件和擠壓操作以及芯棒的彎曲剛度有關,因此模孔偏移值目前主要憑經驗和試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