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編輯
產品是指能夠供給市場[1]
,被人們使用和
消費,并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
物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產品一般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即
核心產品、基本產品、期望產品、附件產品、潛在產品。核心產品是指整體產品提供給購買者的直接利益和效用;基本產品即是核心產品的宏觀化;期望產品是指顧客在購買產品時,一般會期望得到的一組特性或條件;附件產品是指超過顧客期望的產品;潛在產品指產品或開發物在未來可能產生的改進和
變革。
產品是“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的結果,即“過程”的結果。在經濟領域中,通常也可理解為組織制造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的組合。在
現代漢語詞典當中的解釋為“生產出來的
物品”。
中文名產品外文名Product拼 音chǎn pǐn 日 文制品詞 性名詞定 義注意、獲取、
使用或者消費
產品的定義:向市場[1]
提供的,引起注意、獲取、使用或者消費,以滿足
欲望或需要的任何東西。
消費者購買的不只是產品的
實體,還包括產品的
核心利益(即向消費者提供的基本效用和利益)。產品的實體稱為一般產品,即產品的基本形式,只有依附于產品實體,產品的核心利益才能實現。期望產品是消費者采購產品時期望的一系列
屬性和條件。附加產品是產品的第四層次,即產品包含的附加服務和利益。產品的第五層次是潛在產品,潛在產品預示著該產品最終可能的所有增加和改變。
在供應鏈上,上流工廠的產品是下流工廠的生產原料或
耗材,例如塑料粒、紙皮盒、
玻璃片、計算機
中央處理器、油漆、等。
1、“產品概念”[1]
是
企業想要注入顧客腦中關于產品的一種主觀意念,它是用消費者的語言來表達的產品構想。
一般用文字來表達或用圖片來描述產品概念,通常一個完整的產品概念由四部分組成:
①消費者洞察:從消費者的角度提出其內心所關注的有關問題;
② 利益承諾:說明產品能為消費者提供哪些好處;
③ 支持點:解釋產品的哪些特點是怎樣解決消費者洞察中所提出的問題的;
④ 總結:用概括的語言(最好是一句話)將上述三點的精髓表達出來。
產品概念要求對消費者的產品介紹能夠足夠清楚,對消費者夠有
吸引力!
2、 產品的狹義概念:被生產出的物品;
產品的廣義概念:可以滿足人們需求的載體。
產品的“整體概念”——人們向市場提供的能滿足消費者或用戶某種需求的任何有形物品和無形服務。
社會需要是不斷變化的,因此,產品的品種、規格、款式也會相應地改變。新產品的不斷出現,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產品數量的不斷增加,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顯著特點。
3、產品整體概念
20世紀90年代以來,菲利普-科特勒等學者傾向于使用五個層次來表述產品整體概念,認為五個層次的表述方式能夠更深刻、更準確地表述產品整體概念的含義。產品整體概念要求營銷人員在規劃市場供應物時,要考慮到能提供顧客價值的五個層次。產品整體概念的五個基本層次是:
(1)核心產品。核心產品是指向顧客提供的產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從根本上說,每一種產品實質上都是為解決問題而提供的服務。因此,營銷人員向顧客銷售任何產品,都必須具有反應顧客核心需求的基本效用或利益。
(2)形式產品。形式產品是指核心產品借以實現的形式。有五個特征構成,即品質、式樣、特征、商標及包裝。即使是純粹的服務,也具有相類似的形式上的特點。
(3)期望產品。期望產品是指購買者在購買產品時期望得到的與產品密切相關的一整套屬性和條件。
(4)延伸產品。延伸產品是指顧客購買形式產品和期望產品時附帶獲得的各種利益的總和,包括產品說明書、保證、安裝、維修、送貨、技術培訓等。國內外很多企業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應歸功于他們更好地認識到服務在產品整體概念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5)潛在產品。潛在產品是指現有產品包括所有附加產品在內的,可能發展成為未來最終產品的潛在狀態的產品。潛在產品指出了現有產品可能的演變趨勢和前景。[1]
服務
通常是
無形的,是為滿足顧客的需求,
供方(提供產品的組織和個人)和顧客(接受產品的組織和個人)之間在接觸時的活動以及供方內部活動所產生的結果,并且是在供方和顧客接觸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項活動的結果。如醫療、運輸、咨詢、金融貿易、旅游、教育等。服務的提供可涉及:為顧客提供的
有形產品(如維修的汽車)上所完成的活動;為顧客提供的無形產品(如為準備稅款申報書所需的
收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動;無形產品的交付(如知識傳授方面的信息提供);為顧客創造氛圍(如在賓館和飯店)。服務特性包括:安全性、保密性、環境舒適性、信用、文明禮貌、以及等待時間等。
軟件
由信息組成,是通過支持媒體表達的信息所構成的一種智力創作,通常是無形產品,并可以方法、記錄或程序的形式存在。如計算機程序、字典、信息記錄等。
硬件
硬件通常是有形產品,是不連續的具有特定形狀的產品。如電視機、
元器件、建筑物、機械零部件等,其量具有計數的特性,往往用計數特性描述。
流程性材料
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產品,是將原材料轉化成某一特定狀態的有形產品,其狀態可能是流體、氣體、粒狀、帶狀。如潤滑油、布匹,其量具有連續的特性,往往用
計量特性描述。
一種產品可由兩個或多個不同類別的產品構成,產品類別(服務、軟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的區分取決于其主導成分。例如:外供產品“汽車’’是由硬件(如輪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卻液)、軟件(如:發動機控制軟件、駕駛員手冊)和服務(如
銷售人員所做的操作說明)所組成。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經常被稱之為貨物。稱為硬件或服務主要取決于產品的主導成分。例如,客運航空公司主要為乘客提供空運服務,但在飛行中也提供點心、飲料等硬件。
質量保證主要關注預期的產品。該定義說明,產品是廣義的概念,既可以是交付給顧客的最終產品,也可以是生產過程中的
半成品和
外購件。質量管理關注的是預期的產品,非預期的產品是指在生產預期產品的過程中,伴隨產生的廢液、廢氣、
廢料等物質,有可能造成環境的污染,不屬于質量管理的范疇,它屬于環境管理體系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