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一種國際流行的電加熱設備。用于對流動的液態、氣態介質的升溫、保溫、加熱。當加熱介質在壓力作用下通過電加熱器加熱腔,采用流體熱力學原理均勻地帶走電熱元件工作中所產生的巨大熱量,使被加熱介質溫度達到用戶工藝要求。
2.電加熱是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過程。自從發現電源通過導線可以發生熱效應之后,世界上就許多發明家從事于各種電熱電器的研究與制造。電熱的發展及普及應用也與其它行業一樣,遵循著這樣一個規律:從先進
電加熱器
的國家逐步推廣到世界各國;從城市逐步發展到農村;由集體使用發展到家庭、再到個人;產品由低檔發展到高檔。十九世紀處于萌芽階段的電熱電器大都是拙劣的,最早出現是用于生活的電熱電器,1893年電慰斗的雛型首在美國出現并使用,接著到1909年出現
電灶的使用,那是在爐灶中放置電加熱器,也就是說加熱從柴禾轉移到電氣,即從電能轉變為熱能。但是真正電熱
電器工業的急速發展,卻是在用作電熱元件的鎳鉻合金的發明之后。1910年美國首先研制成功用鎳鉻合金
電熱絲制作的電熨斗,這就從根本上改善了電熨斗結構,使用熨斗迅速得到普及。到1925年在日本出現在鍋中安裝電熱元件的產品,成為現代電飯鍋的原形。在這階段工業上也出現實驗室用
電爐,熔膠爐、暖氣器等電熱產品。1910年至1925年是電熱電器歷史上的大發展階段,在家庭和工業方面,電熱電器各種品種的出現和普及應用都得到了急速的發展,而尤以家庭方面為甚。所以鎳鉻合金的發明是奠定了電熱電器工業發展的基礎。
二十年代以后在新的應用發展方面沒有上一時期多,但是在這階段內所有各種電熱電器都曾重新設訂而不斷改良,成為電熱電器歷史上的提高階段。在家用電熱電器方面,各種器具都設計得更為美觀、耐用和堅固,而且大部分都有自動溫度和時控制。
3.電熱設計
計量單位
⒈功率:W、Kw 1Kw=3.412BTU/hr英熱單位/小時=1.36(馬力)=864Kcal/hr
⒉重量:kg 1Kg=2.204621b(磅)
⒊流速:m/min
⒋流量:m3/min、kg/h
⒌比熱:Kcal/(kg℃) 1Kcal/(Kg℃)=1BTU/hr.°F=4186.8J/(Kg℃)
⒍功率密度:W/cm2 1W/cm2=6.4516 W/in2
⒎壓力:Mpa
⒏導熱系數:W/(m℃) 1 W/(m℃)=0.01J/(cm s℃)=0.578Btu/(ft.h.F)
⒐溫度:℃ 1F=9/5℃+32 1R=9/5℃+491.67 1K=1℃+273.15
4.
功率計算
編輯
加熱功率的計算有以下三個方面:
● 運行時的功率
● 起動時的功率
● 系統中的熱損失
所有的計算應以最惡劣的情況考慮:
● 最短的運行周期
● 最高的運行溫度
● 加熱介質的最大重量(流動介質則為最大流量)
● 根據工藝過程,畫出加熱的工藝流程圖(不涉及材料形式及規格)。
● 計算工藝過程所需的熱量。
● 計算系統起動時所需的熱量及時間。
● 重畫加熱工藝流程圖,考慮合適的安全系數,確定加熱器的總功率。
● 決定發熱元件的護套材料及功率密度。
● 決定加熱器的形式尺寸及數量。
● 決定加熱器的電源及控制系統。
5.
工作原理
流體防爆電加熱器是一種消耗電能轉換為熱能,來對需加熱物料進行加熱。在工作中低溫流體介質通過管道在壓力作用下進入其輸入口,沿著電加熱容器內部特定換熱流道,運用流體熱力學原理設計的路徑,帶走電熱元件工作中所產生的高溫熱能量,使被加熱介質溫度升高,電加熱器出口得到工藝要求的高溫介質。電加熱器內部控制系統依據輸出口的溫度傳感器信號自動調節電加熱器輸出功率,使輸出口的介質溫度均勻;當發熱
元件超溫時,發熱元件的獨立的過熱保護裝置立即切斷加熱電源,避免加熱物料超溫引起結焦、變質、碳化,嚴重時導致發熱元件燒壞,有效延長電加熱器使用壽命。
應用范圍
流體防爆電加熱器典型的應用場合主要有:
⒈化工行業的化工物料升溫加熱、一定壓力下一些粉末干燥、化工過程及噴射干燥。
⒉碳氫化合物加熱,包括石油原油、重油、燃料油、導熱油、滑油、石臘等
⒊工藝用水、過熱蒸汽、熔鹽、氮(空)氣、水煤氣類等等需升溫加熱的流體加溫。
⒋由于采用先進的防爆結構,設備可廣泛應用在化工、軍工、石油、天然氣、海上平臺、船舶、礦區等需防爆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