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品牌 | 威泉泵業 |
產品特性 | 鑄鐵 |
3C證書編號 | Z2021081811000061 |
泵軸位置 | 邊立式 |
葉輪吸入方式 | 單吸式 |
驅動方式 | 氣動 |
可售賣地 | 全國 |
用途 | 消防泵 |
材質 | 襯氟 |
型號 | wq9.5/85-200L | |
近日在研究消火栓系統,有室外消防的如下問題向大家咨詢,請指教。 某一教學樓室內消火栓系統設置有消防水箱及穩壓泵組裝置,室外消火栓系統不考慮市政水源,問題如下: 1、室外消火栓需要單獨設置消防水泵嗎?水泵的揚程是按照滿足低壓供水0.1MPA的要求嗎? 2.若是室內和室外合用消防水泵,室內系統水泵的流量和揚程可以計算得出,那么這個合用水泵的流量是按照室內、外的流量之和確認,揚程是按照室內、室外中揚程較大的取值嗎?合用之后,室外管網的入口處是否要加減壓裝置?減到壓力呢? 3、若是合用的話,對于室外管網的穩壓措施我看其他的帖子,說是在屋頂的消防水箱直接接管至室外管網起到穩壓的作用。那么就理解成此水箱即對室內也對室外進行穩壓了,穩壓泵的流量和揚程,氣壓水罐的參數是否就發生變化了?按照什么參數進行選型呢? 歡迎大家踴躍發言,共同討論。
1953年我國開始大規模經濟建設,實行個五年計劃,并成立了機械工業部和省廳局,中國泵產業管理體制逐步建立。相應成立了沈陽水泵廠、長沙水泵廠、哈爾濱水泵廠、無錫水泵廠、佛山水泵廠、重慶水泵廠、上海水泵廠等14家 水泵廠。開發出K型系列單級離心泵、SM系列多級泵、Д型系列雙吸泵。
1957年后一機部組織張傳布等工程師對全國生產泵的企業進行調查,1959年開始布點和規劃。這樣自1958年開始至1984年,一機部和各省機械廳局對工業泵各廠共投資12000萬元。其中1959年對15個水泵廠總投資4135.3萬元,沈陽水泵廠、上海水泵廠、哈爾濱水泵廠、陽泉水泵廠、佛山水泵廠都是易地新建廠,本溪、大連、北京、石家莊、博山、蘭州、重慶和武漢水泵廠都進行技術改造,形成了通用泵一定生產規模,可進行通用泵批量生產。也是在1959年底,全國水泵行業組織在沈陽成立,組長是沈陽水泵廠沈魁有廠長,副組長是長沙水泵廠粟谷宜廠長。泵行業成立后,開展了行業聯合設計,行業產品質量檢查 ,泵行業產品標準制定,加速全國泵行業發展,到60年代末,全國泵 工廠50家,兼業泵生產廠200余家,泵年產量58.24萬臺,近1000個品種。為了加快石油、化工和礦山用泵開發和生產,1972年機械工業部和各省機械廳局又一次對主要工業泵廠進行大規模投資,共計3396.2萬元,其中武漢水泵廠投了1086.5萬元,博山水泵廠投資了644萬元,沈陽水泵廠投資451萬元,本溪水泵廠投了223.7萬元,陽泉水泵廠投資了160萬元,給上海、石家莊、天津工業泵廠、寶雞水泵廠各投資100萬元。通過這次大規模投資、技術改造,增強了石油、化工、礦山用泵研發、生產能力。Y型系列離心油泵、F型系列 泵、DKS型系列輸油管線泵、FN型熔融尿泵、高速部分流泵、礦山多級泵相繼生產出來,供用戶使用。
近日在研究消火栓系統,有室外消防的如下問題向大家咨詢,請指教。 某一教學樓室內消火栓系統設置有消防水箱及穩壓泵組裝置,室外消火栓系統不考慮市政水源,問題如下: 1、室外消火栓需要單獨設置消防水泵嗎?水泵的揚程是按照滿足低壓供水0.1MPA的要求嗎? 2.若是室內和室外合用消防水泵,室內系統水泵的流量和揚程可以計算得出,那么這個合用水泵的流量是按照室內、外的流量之和確認,揚程是按照室內、室外中揚程較大的取值嗎?合用之后,
近日在研究消火栓系統,有室外消防的如下問題向大家咨詢,請指教。 某一教學樓室內消火栓系統設置有消防水箱及穩壓泵組裝置,室外消火栓系統不考慮市政水源,問題如下: 1、室外消火栓需要單獨設置消防水泵嗎?水泵的揚程是按照滿足低壓供水0.1MPA的要求嗎? 2.若是室內和室外合用消防水泵,室內系統水泵的流量和揚程可以計算得出,那么這個合用水泵的流量是按照室內、外的流量之和確認,揚程是按照室內、室外中揚程較大的取值嗎?合用之后,室外管網的入口處是否要加減壓裝置?減到壓力呢? 3、若是合用的話,對于室外管網的穩壓措施我看其他的帖子,說是在屋頂的消防水箱直接接管至室外管網起到穩壓的作用。那么就理解成此水箱即對室內也對室外進行穩壓了,穩壓泵的流量和揚程,氣壓水罐的參數是否就發生變化了?按照什么參數進行選型呢? 歡迎大家踴躍發言,共同討論。
收藏0
那個年代,一院十一所一級工程師盧俊主持研制的火箭燃料泵、七院八所副總工程師金平仲主持研制的噴水推進泵都達到國際 水平,唐山煤炭科學研究院的礦用 多級泵、太原煤炭研究所高壓注水泵、合肥通用所高速切線泵、中國水利水電研究院燈泡式貫流泵、七院四所的船用泵都達到國內水平。(歡迎關注微信:泵友圈)大大推進了中國泵 技術水平的進步。與此同時,整個70年代,農業泵制造業發展速度很快。使得我國泵業生產企業從60年代末50家,增加到70年代末190家,全部是省、地、縣營企業和二輕大集體所有制企業。
-/gbadi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