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律是現象中鞏固的東西,教育規律也就是教育現象中鞏固的東西、穩定的東西。古往今來,教育一直處在不斷的變化與發展之中,各個歷史階段的教育有著許多的不同,任何社會之所以需要教育,這是因為教育是各個社會進行社會物質財富再生產和人類自身再生產的重要手段,這是教育在一切歷史時代都保存的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的基礎。
根據規律就是關系,本質的關系或本質之間的關系,教育規律就是教育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之間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或關系。教育中這種關系有許多,如生產力發展與教育發展,
社會發展需求與教育結構等等。當然,并不是任何關系都是規律,只有各種現象間本質的關系才是規律。一個事物有多種屬性,只有本質屬性間的聯系才是規律。
關系
1. 規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的共同特性: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過程本身所固有的聯系;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中的本質聯系;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過程中的必然的聯系。
2. 唯心主義關于規律的觀點:一種是認為規律是客觀精神外加給事物的,規律不過是天命和神意的代名詞;一種是認為規律是人的主觀精神的產物,人的
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3. 規律和規則的區別聯系:規則是人們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忠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二者性質不同,規則是人們制定的,可以修改、補充或廢除,它是主觀的;規律則不能被修改、補充或廢除,它是客觀的。因而,切不可把二者混為一談。當然,規律與規則也不是毫無聯系,一個正確的合理的規則總是根據客觀規律指定的,是對客觀規律的反映。
3. 規律客觀性的表現:規律是客觀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是客觀的,還指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客觀的,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規律是客觀的,不等于說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就無能為力。人們能認識規律并能利用規律。
4. 按規律辦事,即是實事求是。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實事求是,出發于實事,著眼于是,而用力于求。實事求是不僅是我們黨的科學態度、
工作方法和優良傳統,而且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理論的基礎、精髓、出發點和根本點。
5.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它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它是思想和實際相符合,它是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同實事求是是統一的。
其實,規律,說得通俗一點,即是適用范圍在兩處或兩處以上的結論或曰判斷或曰命題。
新舊事物
新舊事物交替的根本標準是看它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新事物在最初出現的時候總是比較弱小的,舊事物反而比較強大。暫時弱小的新事物必然會戰勝表面上強大的舊事物,這是由事物發展的辯證本性決定的。
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途。
第二,新事物優越于舊事物。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腹中產生的,它克服了舊事物中一切消極的、腐朽的東西,吸收了舊事物中一切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內容。因此,新事物具舊事物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第三,在社會領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故它必然戰勝舊事物。新事物不斷戰勝并取代舊事物的過程,即是事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不斷發展前進的過程。
實踐活動
人在客觀規律面前并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人們在實踐中,通過大量的外部現象,可以認識或發現客觀規律,并用這種認識指導實踐,即應用客觀規律來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為社會謀福利。人能夠認識規律,如人們通過抽象思維,發現客觀世界中紛繁復雜的化學元素是有規律的,從而發現了它們變化的周期律;人們還從眼花繚亂的商品交換中,運用抽象思維發現了價值規律;馬克思更是對大量復雜的社會現象進行抽象分析,認識到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人能夠利用規律,歷史上有“草船借箭”“庖丁解牛”的典故,也有古人修筑都江堰的創舉,更有今人“飛船上天”“三峽工程”的奇跡。這些都是人們利用規律、造福人類的典范。人們對規律的利用體現在兩方面:①人們能夠利用對規律的認識,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指導實踐活動,如“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預測彗星的回歸、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等,這些都是利用對規律的認識,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從而有效地指導實踐活動,取得預期目的的典型事例。②人們可以利用對規律的認識,改變或創造條件,限制某些規律發生破壞作用的范圍,使人們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變害為利,為人類造福,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是我國古代勞動人們利用規律、造福人類的杰出典范。人們要想在活動中獲得預期的目的,即取得成功,要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認識和尊重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否則就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一般來說,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利用無階級性,而對社會規律的認識和利用則直接受階級、集團和社會力量根本利益的影響。因此,認識和利用社會規律,往往要克服來自反動的階級、集團和社會力量的抵制和反抗,克服人們的
保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