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ww.gaoyashuibeng.com
2009年, 據了解.全球閥門和泵市場需求維持了2008年的水平,工業閥門銷售額達到470億美元。預計今年市場需求有望增長3%中國市場將顯示強勁的增長勢頭,其中火力發電廠可替換閘閥市場已經是美國市場的兩倍,約占據全球市場的30%以上。另外,今年全球泵的銷售收入也將維持去年320億美元的水平。其中離心泵的銷售收入所占比重最大;旋轉式泵的銷售收入將略高于隔膜泵;循環泵的銷售收入則將略低于隔膜泵。從國際大環境上看,雖然當前中國入口的泵閥產品附加值較低,但中國的泵閥制造企業只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開發高產值產品,那么這塊市場的入口潛力還是很大的
其命運與房地產、建筑、工業、工程項目等產業發展休戚相關。近幾年,泵閥企業作為配件供應商.受國家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加大基礎建設政策不時深化等因素影響,中國泵閥行業迎來了繼續高增長的發展機遇。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日前向社會公布的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 然而.鋼鐵行業也“榜上有名”作為泵閥原材料的鋼鐵,將面臨減產危險,泵閥行業也因此受到較大影響。
原材料價格上漲利潤空間降低
高污染、高耗能的鋼鐵行業亟待轉型。但在某種水平上, 環境壓力日趨加大的今天.淘汰落后產能也會因制約生產能力而造成減產。分析人士認為,鋼鐵行業中,減產將導致短期內鋼價上調,并由此造成泵閥行業的利息提高,導致泵閥行業短期的價格動搖。
今年以來, 據悉.不銹鋼行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流”,很多企業的產值同比至少縮水60%而為了保證銷售,泵閥行業只能調整市場價格,壓縮利潤空間。
由泵閥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 不只如此.泵閥行業本身的發展趨勢也面臨著淘汰落后產能的風險。據了解,泵閥作為機械基礎件,與主機相比,企業建立生產線的初始資金和技術投入相對較少。通過近幾年的市場推動,中國泵閥行業的生產廠家迅速增加,生產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泵閥產量也有了大幅度增加。但較為尷尬的,中小型及民營泵閥企業在這一過程中迅速增多,并占很大比重,相反大型泵閥企業較少,而且泵閥行業品牌性較差,相對于國外的泵閥產品,中國泵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較差。
中國規模以上專營、兼營泵制造企業數量達到803家, 截至2009年年底.閥門制造企業889家,中小型企業有2萬家之多,結果造成打價格戰、以次充好等惡性競爭以及資源浪費、高風險運行等不良后果。閥門行業迫切需要轉型調整。
金融危機來勢兇猛企業優勝劣汰
市場急劇萎縮, 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對于諸如鋼鐵、建筑及其上下游產業來說,無疑是一股“冷空氣”,這對依賴這些產業發展的泵閥行業也是一個噩耗。然而,業內人士發現,金融危機雖然在一定水平上對中國泵閥行業造成了消極影響,但
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 也使得行業內部的弊端也暴露無遺.得到改善。
溫州市緊固件行業協會在對行業內企業的一次調查中發現, 不久前.3年前還擁有3000多家企業的緊固件行業,現如今只有2000多家。一直以來,低、小、散是溫州緊固件行業的重要特征之一。很大一局部家庭作坊式企業租用民房進行生產,靠打價格戰占有小部分市場。但是,近年來,由于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漲,使得小企業無法接受利息提升之重。同時,隨著溫州鄉村的不時擴張,越來越多民房拆遷,許多小企業失去了生產場所。金融危機來臨,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而“消失”近1000家小企業,大部分都被整合到規模較大的企業中。
得益于金融危機,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泵閥行業由于訂單減少、原材料價格上升而開始進行行業內部的優勝劣汰,局部落后產能從中剝離,使該行業得以“輕裝上陣”,贏得了更好的發展空間。
入口水平有待提高
入口市場卻略顯“單薄”據了解, 中國泵閥行業廣闊內銷市場的映襯下.中國泵閥行業年銷售總額可達上千億元,但入口所占比率卻微乎其微,分布在浙江、江蘇、上海、四川等地的泵閥出口企業,其出口的產品大部分以貼牌生產或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而且入口量較小,產品品牌沒能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影響力。
專家指出, 對此.開拓國際市場不同于國內市場,泵閥入口企業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入口的產品在資料的選擇、檢測、產品功能以及交貨時間等必需符合國際市場的要求;二是營銷人員能夠準確了解國際市場,并將市場需求信息快速準確地傳送給本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