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振動時效最重要的幾個參數是:“支撐點、振型、激振點、拾振點、加速度、固有頻率、時間。”其中振動加速度、共振頻率、共振時間是決定時效工藝效果的主要參數。振動時效的實質,是在工件的低頻亞共振點,穩定地亞共振振動15-30分鐘左右,使共振峰出現變化,內部發生微觀的彈性塑性力學變化,從而實現時效目的。振動時效設備記錄和打印的時效曲線、振前和振后掃頻曲線,直觀科學準確地反映了振動時效的實質。這種參數曲線觀測法,是評定振動時效工藝效果的快速科學的方法。除此還可以結合工藝,用靜態觀測法,盲孔法,與熱時效對比法來判斷效果。
機理的力學描述
σd+σr≥[σ]
殘余應力σr必須和動應力σd疊加超過某一微觀極限[σ]才能得到降低或均化,即 σd+σr≥[σ].
振動消除應力是對構件施加一交變應力,如果交變應力與構件上某些點所存在的殘余應力之和達到材料的屈服極限時,這些點將產生塑性變形。如果這種循環應力使某些點產生晶格滑移,盡管宏觀上沒有達到屈服極限,也同樣會產生微觀的塑性變形,況且這些塑性變形往往是首先發生在殘余應力最大點上,因此受約束的變形得以釋放從而降低了殘余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