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司根據各大鍋爐廠設計要求,替代美國Cor-ten鋼(英文含義是耐腐-強度鋼)、耐腐蝕鋼CRIA1(考登鋼)的產品:寶鋼、、武鋼等生產的Q345GNHL(舊牌號09CuPCrNi-A)用此牌號鋼材生產的預熱器鋼管在使用中,其抗腐蝕能力比普通A3鋼管強三倍以上,不僅可以節省大量鋼材,還減輕了大修的工作量。為機組滿發電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也為電廠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
鋼材市場熊市已經是第4個年頭了---從2011年鋼價見頂以來,黑色金屬產業鏈5種商品的價格漲少跌多。但在這中間,企業還有沒有可能更多生存機會?當與現貨價格不同步時,能起到怎樣的作用?企業又應采取怎樣的策略?筆者將從4個方面探討企業套期保值的意義和策略,特別是鋼價下行時企業應如何分析,如何運籌,如何操作。套期保值要用好須先認準風險點無論是上游的鐵礦與焦煤企業,中游的煉焦、鋼鐵企業,還是鋼鐵貿易商,它們的利潤都與黑色金屬產業鏈五種商品的價格直接相關。企業運用進行套保的步,就是要分析自己的風險點到底在哪里,利潤主要來自哪里,保有的庫存一般多長,空余的產能有多少,等等。上游企業(鐵礦與焦煤的開采企業)的特點是:生產成本相對固定,但生產的商品價格卻跟隨市場波動。商品價格的變動可以直接影響礦山的盈利水平,甚至在價格過低時,礦山無常生產。2014年,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為15億噸(未折算成商品礦),進口鐵礦砂9億噸。國內礦山在市場上漲時開工率較高,在市場下跌后開工率也隨之。另外,由于國內礦山的品位較低,開采成本較高,因此,在市場價格較低時,礦山的開采不再經濟。為了鎖定商品的利潤,保證生產平穩運行,礦山企業需要對自己的庫存和產能進行一定的套期保值。中游企業(煉焦、鋼鐵企業)面臨的是復雜多變的市場。煉焦企業的成本大部分是原材料,即焦煤的買入成本除副產品外,其收入主要來自賣出焦炭的收入兩者之差就是煉焦企業的利潤。鋼廠的情況類似,成本主要是焦炭與鐵礦石,收入則來自鋼材。企業得以存活的根本原因就是收入與成本之間存在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