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將 220V,50HZ 轉變為 15KHZ(或 20KHZ)之高壓電能,利用換能器轉
換機械能。如此的機械振動,經由增幅器,焊頭傳至加工物,并利用空氣壓力,產生工作面之磨擦效果。換能器和增幅器裝置在振筒內,外接焊頭, 利用空壓系統和控制回路,在事先設定之條件下升降,以完成操作程序。
(1)先將增幅器(CONE)及焊頭(HORN)以及焊頭螺絲,以酒精或汽油擦洗清凈, 再將焊頭螺絲及增幅器,焊頭結合面抹上一層薄薄的黃油脂再將焊頭螺絲鎖于焊頭上。注意:增幅器,焊頭之結合面若有損傷時,振動之傳達效率會遞減,應謹保養。
(2)按機體升降鍵,將機體升高至適當位置(增幅器結合面以下約 300mm 之間) 再緊固 4 支焊頭水平調整螺絲,將增幅器固定在其旋轉范圍之中間位置處。
(3)把焊頭用手旋入增幅器到不能回轉為止。
(4)以焊頭鎖緊板手將焊頭旋緊(約 300kg/cm 之扭力),此時特別注意不讓增幅器旋轉,以防止轉梢扭斷。(若發現旋轉則 4 支焊頭水平調整螺絲要再緊固些)。
放松 4 支水平調整螺絲,將焊頭之方位與工作物對正,再按機體升降開關使焊頭壓附工作物。
調整底模前后,左右位置使焊頭貼合工作物后,底模在操作方便方向。
按機體升降開關,使機體下降至焊接位置視窗紅線對正于焊接位置,并旋緊機體固定把手。使機體與支柱結成一體。
若工作物之焊接對于高低須準備時,則調整點微調螺絲頂點升降筒在焊接后適當位置。
1、焊頭下降:在發振箱進入電源及氣壓源接通后,按下底座之兩個焊接下降按鈕
(WELD),焊頭即下降。
2、延遲時間(DELAY TIME):焊頭下降至限制開關動作之同時,延遲時間計時器即開始計時。
3、焊接時間(WELD TIME):延遲時間計時終了之同時,焊接時間計時器即開始計時,換能器同時發振焊接。
4、硬化時間(HOLD TIME):焊接時間計時終了之同時,硬化時間計時器即開始。
5、焊頭上升:硬化時間計時終了,焊頭隨之上升,計數器即累計一次,完成一循環動作。
塑膠材質。
導能點的設計。
校模的準確性。
工件周圍之溫度。
焊頭之設計。
焊頭的振幅。
底座的設計支撐。
接觸面或交面的設計。
工作物(工件)的外形和尺寸。10.側壁和交面的水平厚度。
11.表面清潔與處理(如烤漆、或電渡)。
12.傳送到工件物上的能量。
13.不同材質塑膠的調合性
14.內外在的阻尼因素。如治具、底座或內裝物之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