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油田伴生氣烷烴回收裝置
油田氣燃燒排放的影響
我國各大油田天然氣資源豐富,而且相當一些油田伴生氣中富含C3以上的重烴,對天然氣進行加工,以回收其中的重烴,不但對能源的合理利用來說是必要的,對天然氣的凈化,已達到外輸或作為燃料等要求,也是必經的一步。目前,由于種種原因,油田的開發與天然氣的加工及綜合利用難以達到同步,造成了相當量油氣資源的浪費,不是白白放空燒掉,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不利于環保節能,就是作為燃料消耗。特別是油田處于前期開發或小區快油氣田,情況更是嚴重。
油田氣應用范圍
油田集氣站 原油穩定氣源
油田氣回收輕烴處理能力
300-50000標方/天
油田氣回收輕烴工藝方案介紹
來自油田氣管道的氣體,首先通過氣水分離系統,進行凈化分離,使大量的水油污分離.然后經天然氣壓縮機壓縮后進一步冷凝凈化,凈化后的高壓氣體經干燥系統后進入制冷系統,其裝置設四級冷凝。
預冷裝置分為二個一級預冷脫油器溫度+3℃,二級冷卻器冷凝溫度為-18℃,可回收天然氣中的C6部分,三級冷卻器冷凝溫度為-25℃,可回收天然氣中的C5部分,四級冷卻器冷凝溫度為-45℃,可回收天然氣中的C4、C3部分。通過四級冷凝后的天然氣均為干氣(甲烷成份)、C1、C2無雜質的潔氣,使之再燃燒發電或用于其它。C3以上輕烴經回流罐進入儲存區。
---------------------------------------------------------------------------------------------------------------------------------------------------------
小康王:更為嚴酷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15%,這意味著89億噸標煤的消費是必要的。每1噸和能源消耗,都需要錢。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據我們的估計,更為嚴酷的十三五期間,節能項目將只需要投入1.2萬億元。節能工程投資,僅是指為了完成部分能源節能項目的實施。根據RGL協議,根據新能源汽車生產在43000年9月,銷售44000輛,同比增長分別為25.7%和25.7%。1到9個月,新能源汽車生產,302000年,289000年,分別同比增長93.0%和93.0%。1至9月,1942.2萬年和1936萬年的汽車生產和銷售,增加了13.3%和13.2%,比1 - 8月分別為2.4%和2.4%。預測結果在2013年公司在報告中反映出來。風數據顯示,17個公司,主體是大氣污染領域的領先企業。國電新領域的領先公司煤炭脫硫脫硝,前兩年業務轉型后,2013年爆發的階段結果,表現在2013年預計將增長約80%。電廠灰塵材料設備公司3 d線仍在去年上半年增長的性能,多享受良好的PM2.5管理市場擴張。冬天,環境保護部門的機會,一些韋德PM2.5股票第一次在10月份開始。數據顯示,今年10月,漢王科技股價上漲62.91%,永慶電力環境保護和環境保護,導致股價上漲均高于40%,45.62%,41.2%和40.61%,分別,此外,集中技術(35.30%)、狄龍飛達環保(34.72%)、雪(32.00%),其環境保護(31.19%)、南風集團(29.24%)、龍凈環保(28.84%)、家庭(27.38%)、創元科技(27.18%),土地,水(25.55%)、元股份(25.15%)、龍源技術(24.41%)、科林(24.29%)、環境保護、新雪萊特(23.79%)(22.52%),中電,至于(21.10%)、橫店東方磁(20.99%),天瑞儀器(20.88%),和其他典型的韋德PM2.5股票上漲10月都高于20%。應對氣候變化揭示了上半年的工作情況,再將加快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研究起草的碳排放交易條例(草案)》,并盡快考慮。氣候部門相關負責人的規定涉及碳排放配額分配體系和碳交易驗證機構能力解釋了兩個新的行政許可。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汽車生產4.3萬輛,銷售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5.7%和43.8%。1至9月,新能源汽車生產30.2萬輛,銷售28.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3.0%和100.6%。1至9月,汽車產銷1942.2萬輛和1936.0萬輛,同比增長13.3%和13.2%,增幅分別比1-8月2.4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這一預測在眾多公司2013年業績成績單上已體現。據Wind數據,上述17家公司中,主體是大氣污染領域的龍頭公司。國電清新作為火電脫硫脫硝領域的龍頭企業,在經過前兩年業務轉型后,2013年業績爆發期,2013年業績預計增長80%左右。火電廠除塵材料設備公司三維絲去年上半年以來一直延續以上的業績增幅,在PM2.5治理市場擴容中盡享利好。冬季,環保板塊機會再現,10月份部分涉PM2.5概念股已率先啟動。資料顯示,10月份,漢王科技累計漲幅已達62.91%,永清環保、中電環保和龍頭股份累計漲幅也均在40%以上,分別為45.62%、41.2%和40.61%,此外,聚光科技(35.30%)、菲達環保(34.72%)、雪迪龍(32.00%)、先河環保(31.19%)、南風股份(29.24%)、龍凈環保(28.84%)、科融(27.38%)、創元科技(27.18%)、國中水務(25.55%)、元力股份(25.15%)、龍源技術(24.41%)、科林環保(24.29%)、雪萊特(23.79%)、清新(22.52%)、中電遠達(21.10%)、橫店東磁(20.99%)、天瑞儀器(20.88%)等典型的涉PM2.5概念股10月份累計漲幅也均在20%以上。日前公布上半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情況,再次指出將加快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研究起草了《碳排放權交易條例(草案)》,盡快提交審議。氣候司相關負責人就條例涉及的碳排放配額分配制度和碳交易核查機構資質認定兩項新設行政許可作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