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獼猴桃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枝干,是獼猴桃生長期嚴重的葉部病害之一,導致葉片大量枯死或提早脫落,影響果實產量和品質。
圖1 褐斑病葉面病斑
多雨、高濕條件下,病情發展迅速,病部由褐變黑,引起霉爛。高溫下被害葉片向葉面卷曲或破裂,乃至干枯脫落。7月中旬葉緣變為黃褐色卷曲狀,形狀似日灼病癥,可見大量病葉,部分病葉干枯死亡。結果枝被侵染后容易落果。受害的樹體主干樹皮粗糙,木質腐爛,髓心變成褐色后干枯死亡。
圖2 褐斑病病葉葉緣黃褐色卷曲狀
褐斑病為真菌性病害,借風雨飛濺進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5-6月份為病菌侵染高峰期,病菌從葉背面入侵。7-8月份為發病高峰期。
圖3 病斑沿葉緣或向內擴展,形成不規則大褐色斑
發現病情后使用以下治療方案:
在發病期采用靚果安150-300倍+沃豐素600倍+大蒜油1000-1500倍+有機硅噴施2-3次,每次間隔10-15天,嚴重的可復配當地化學藥。
注意:六七月份雖然不是潰瘍病的高發期,但是最近咨詢的很多獼猴桃葉片上顯示有潰瘍病癥狀,建議現階段在防治褐斑病、黃化、根腐病的同時,如果發現潰瘍病癥狀,也要在噴霧的同時及時使用潰腐靈刷干,青枯立克+大蒜油灌根,上噴下灌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