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尾氣二氧化碳回收裝置
應用范圍:對于不同行業產生的二氧化碳尾氣采取相應的工藝組合,能將二氧化碳含量只有60%以上的工業CO2廢氣回收提純到國家工業級、食品級氣體標準的二氧化碳,其經濟價值亦相當可觀。
本裝置也適應用于酒廠、酒精廠、化肥廠、石灰窯廠、沼氣尾氣及一些化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氣,同時也適用于二氧化碳井口氣的回收利用。
二氧化碳的用途:用于焊接、食品、香煙、醫療、油田等行業外,更多的使用是把二氧化碳作為碳資源來轉化利用。
處理能力:
300-25000m3/小時
工藝技術方案
本回收裝置由冷卻緩沖、過濾、壓縮、干燥、預冷、制冷、貯存等單元組成,用于回收尾氣等廠過程中產生的尾氣二氧化碳,并將其純化以供使用。
1)冷卻緩沖穩壓過程
高溫二氧化碳原料氣體先經水冷后進緩沖罐穩定氣體壓力,同時也起到分離作用。然后進入二氧化碳壓縮機加壓冷卻從而進行脫水。
2)粉塵過濾
由于原料氣里有少量粉塵,對后道工序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須通過絲網過濾器過濾脫除粉塵,從而達到除塵的目的。
3)壓縮與冷卻過程
來自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壓縮機(帶有中間冷卻及末級冷卻),二氧化碳經三段壓縮冷卻后,在壓力2.5MPa,常溫狀態下去下游繼續加工處理。
4)干燥與過濾
經凈化后的二氧化碳進干燥器,二氧化碳從上部進入分子篩床,二氧化碳經分子篩床層吸附脫除其中的水分;干燥器為切換操作,即當一臺處于8小時的吸附狀態時,另一臺則處于再生冷吹狀態,再生氣為低壓殘氣,來自后續工段的低壓常溫殘氣經電加熱器加熱后,從再生床的下部通過分子篩床層,加熱脫除分子篩中被吸附的水分雜質,經再生,以備再次轉入到吸附狀態。
5)冷卻與精餾過程
經前述壓縮凈化處理的原料氣進預冷卻器的管內,在此原料氣被管外來自殘氣總管的低壓殘氣冷卻之后在液化器中被管外蒸發的R717繼續冷卻冷凝,進二氧化碳精餾塔,在塔內利用精餾的方法脫除原料氣流中的不凝氣體等雜質,在再沸器得到液體二氧化碳產品,產品再經節流至1.7MPa,溫度約-25℃去原裝置產品貯罐,塔釜的熱源為來自冷凍系統冷凝器上部抽取的氣體,為塔頂回流冷凝器提供冷源的是節流后的液體氨,控制塔底二氧化碳含量達到工業級為前提,未被冷凝的,含不凝氣雜質的氣體則從冷凝器頂排出,并經壓力調節閥節流為低溫殘氣去冷卻器回收冷量。
6)產品貯存
來自再沸器塔釜的液體二氧化碳經液位調節閥減壓至壓力1.7MPa,溫度約-25℃后去二氧化碳貯罐,由于來自再沸器的液體經節流后必然產生少量氣體,這部分氣體連同在貯存過程產生的蒸發汽體一并從罐頂上部的出口管排出,并經壓力調節閥減壓成低溫殘氣去殘氣總管,在冷卻器中回收冷量。
注:本裝置也根據客戶需要回收尾氣中的有用氣體,并能在分離的同時把產品液化,方便貯存和運輸。
-----------------------------------------------------------------------------------------------------------------------------------------------------------------------
早在2015年10月,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建設海綿城市,極大地影響城市建設對生態的影響,并消耗70年的雨水點。到2020年,20多個城市建成區將達到目標。到2030年,80多個城市建成區將達到目標。同時積極推進社會資本合作(PPP),特許經營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的建設???????????????????? ?┵?? 5B為什么技術不能成為中國環保產業的核心動力?在這方面,包括傅濤和王世文在內的許多業內人士都表示,作為典型的需求導向型行業,用戶行為和偏好將直接影響到產業發展。環保產業的本質是服務于各個層面,行業對技術,資本和服務的需求符合各層次的需求。傅濤說。同樣,之前進入PPT階段的互聯網建設者也逐漸進入了生產布局階段。董明珠的珠海銀龍宣布,第三期總計45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新階段即將啟動。南派的代表性汽車制造商小鵬汽車宣布高調宣布在肇慶成立一家100億輛汽車廠,成為廣東互聯網以該省最大的汽車公司而聞名。汽車生產項目。雖然已開始布置新能源電廠的珠海銀龍和小鵬汽車尚未取得許可證,但兩家公司明顯提到了建設進度。從細分的角度來看:一是與東方園林,清水源,岳陽林紙,云投資生態等水處理PPP相關;其次,土壤恢復開放高增長公司,如高能量;三是立式管道和VOC高爐公司的監測,如濃度技術,盈豐;四是固體廢物一體化,競爭環境衛生和進口公司,如凱騰桑德,中國再生利用,龍馬衛生;五,危險廢物高效益公司,如東江環保,雪浪;六,參與節能的企業,如晉城股份,神武環保等。其中一方對市場建設和碳融資發展的擔憂是未來市場交易的場合。對此,湖北省排放交易中心總經理劉漢武表示,統一市場并不一定意味著統一交易產品,廣州排放交易所郭國良認為,統一碳市場并非統一交換。各個試點市場和相關方已開始在碳金融領域開展業務,以期在未來的碳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