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尾氣二氧化碳回收裝置
應用范圍:對于不同行業產生的二氧化碳尾氣采取相應的工藝組合,能將二氧化碳含量只有60%以上的工業CO2廢氣回收提純到國家工業級、食品級氣體標準的二氧化碳,其經濟價值亦相當可觀。
本裝置也適應用于酒廠、酒精廠、化肥廠、石灰窯廠、沼氣尾氣及一些化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氣,同時也適用于二氧化碳井口氣的回收利用。
二氧化碳的用途:用于焊接、食品、香煙、醫療、油田等行業外,更多的使用是把二氧化碳作為碳資源來轉化利用。
處理能力:
300-25000m3/小時
工藝技術方案
本回收裝置由冷卻緩沖、過濾、壓縮、干燥、預冷、制冷、貯存等單元組成,用于回收尾氣等廠過程中產生的尾氣二氧化碳,并將其純化以供使用。
1)冷卻緩沖穩壓過程
高溫二氧化碳原料氣體先經水冷后進緩沖罐穩定氣體壓力,同時也起到分離作用。然后進入二氧化碳壓縮機加壓冷卻從而進行脫水。
2)粉塵過濾
由于原料氣里有少量粉塵,對后道工序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須通過絲網過濾器過濾脫除粉塵,從而達到除塵的目的。
3)壓縮與冷卻過程
來自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壓縮機(帶有中間冷卻及末級冷卻),二氧化碳經三段壓縮冷卻后,在壓力2.5MPa,常溫狀態下去下游繼續加工處理。
4)干燥與過濾
經凈化后的二氧化碳進干燥器,二氧化碳從上部進入分子篩床,二氧化碳經分子篩床層吸附脫除其中的水分;干燥器為切換操作,即當一臺處于8小時的吸附狀態時,另一臺則處于再生冷吹狀態,再生氣為低壓殘氣,來自后續工段的低壓常溫殘氣經電加熱器加熱后,從再生床的下部通過分子篩床層,加熱脫除分子篩中被吸附的水分雜質,經再生,以備再次轉入到吸附狀態。
5)冷卻與精餾過程
經前述壓縮凈化處理的原料氣進預冷卻器的管內,在此原料氣被管外來自殘氣總管的低壓殘氣冷卻之后在液化器中被管外蒸發的R717繼續冷卻冷凝,進二氧化碳精餾塔,在塔內利用精餾的方法脫除原料氣流中的不凝氣體等雜質,在再沸器得到液體二氧化碳產品,產品再經節流至1.7MPa,溫度約-25℃去原裝置產品貯罐,塔釜的熱源為來自冷凍系統冷凝器上部抽取的氣體,為塔頂回流冷凝器提供冷源的是節流后的液體氨,控制塔底二氧化碳含量達到工業級為前提,未被冷凝的,含不凝氣雜質的氣體則從冷凝器頂排出,并經壓力調節閥節流為低溫殘氣去冷卻器回收冷量。
6)產品貯存
來自再沸器塔釜的液體二氧化碳經液位調節閥減壓至壓力1.7MPa,溫度約-25℃后去二氧化碳貯罐,由于來自再沸器的液體經節流后必然產生少量氣體,這部分氣體連同在貯存過程產生的蒸發汽體一并從罐頂上部的出口管排出,并經壓力調節閥減壓成低溫殘氣去殘氣總管,在冷卻器中回收冷量。
注:本裝置也根據客戶需要回收尾氣中的有用氣體,并能在分離的同時把產品液化,方便貯存和運輸。
-----------------------------------------------------------------------------------------------------------------------------------------------------------------------
業內人士胡先生透露,該行業市場上有三種瓶裝水:真正的品牌水,假品牌水和名牌水。其中,假品牌水被稱為二號水,由于衛生條件差,名牌水不真實或虛假。真正的品牌水價從20元到30元不等。桶上有防偽標志。制造商需要定期接受水質檢查,清潔水源,水質良好,水質良好。名牌水,價格低,在10元以下,沒有安全標志,廠家不接受水質檢查,水源不詳。截至2016年5月底,PPP項目信息平臺包含的PPP項目共8644個,總投資達9.9萬億元。與3月末的923個項目相比,投資額增加了1.1萬億元,但整體項目實施階段的比例依然不高。國有企業正在成為PPP項目的主要推動者。國有企業在訂單獲取,項目和項目登陸方面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對于大型項目。轉折點逐漸逼近,考核壓力確保了環保投資高速增長在“十二五”期間經歷了大規模治理。中國目前的污染增長率受到抑制并開始。未來環保責任將逐步從增量污染控制轉向庫存污染控制。到2017年,“十大氛圍”和“十大水”中的一些任務將符合評估時間。在對當地情況的嚴格評估下,我們預計過去兩年整個環保行業的投資將持續增長。集中科技(杭州)是由留學回國人員創辦的高科技企業。于2011年4月上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45億元。它是分析儀器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制造商。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公司規模,實力和市場占有率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成為分析儀器行業和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龍頭企業,同時也是重要創新成果在檢測和分析儀器領域。平臺和產業化基地。Hbzhan內容指南:強有力的第12次執行會議。會議要求,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既要有政策扶持,又要創新機制,鼓勵包括民間資本在內的社會資本的引導,積極參與。一是要促進節能環保和再生產品的消費;二是工業技術裝備水平;三要加快重點節能環保工程建設,完善污水管網等城市基礎設施,開展綠色建筑業務;四是要有好的市場和政策,完善法律法規。 ,改進定價,收費和土地政策;五是加大預算投入和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