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牛飼料犢牛專用的顆粒料狀開口料,犢牛階段的飼養管理是否到位對其成年后的生產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犢牛可分為初生期和哺乳期,肉用犢牛的生長發育迅速,如果飼養管理不到位會導致發病率以及死亡率較高,影響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因此要加強肉用犢牛的飼養管理。
1、哺乳期犢牛的飼養

飼喂初乳。初乳是指母牛在產犢后第一次擠出的牛奶,此后7天所產的奶為過渡期牛奶,以后的則為常乳。初乳對犢牛的意義重大,初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可使犢牛獲得被動免疫,增加抵抗力。初乳的飼喂量要根據犢牛的初生重來確定,要盡早的讓初生犢牛吃上初乳,一般以犢牛在出生后th內飼喂2.25~2.5kg初乳,在出生后6~8 h再喂2.25~2.5kg的初乳。飼喂方法是使用插有胃導管的奶瓶進行強制飼喂,這種飼喂方法可保證犢牛攝入充足的初乳,對健康有益。對于泌乳性能好的母牛,初乳吃不完時可將其擠出進行冷凍保存,在其他母牛無奶的情況下給其產下的犢牛食用。
飼喂常乳。犢牛在剛出生后腸胃結構和功能的發育還不完全,唯一具有消化功能的胃是皺胃,此時消化系統的功能與單胃動物相似,因此在出生后4周左右的時間以吃母乳為主。常乳的飼喂方法主要有隨母哺乳、人工哺乳。隨母哺乳是指犢牛在出生后與母牛在一起一直到斷奶。目前規模化肉牛養殖場多使用人工哺乳的方法,這樣可控制犢牛的采食量,便于管理。犢牛在飼喂完初乳后即可進行吃常乳的階段,般在30~40日齡以內都以吃常乳為主,飼喂量一般占體重的8%~20%,每天的飼喂次數為3次,飼喂時要注意避免飼喂過量,否則會導致多余的牛奶返流到不具備消化功能的瘤胃而引起消化系統紊亂,引起腹瀉或者其他方面的健康問題。飼喂常乳的方法可以使用帶有奶嘴的奶瓶,或者直接使用奶桶。要注意喂奶時要嚴格的消毒。飼喂時還要注意控制好牛奶的溫度,犢牛在出生后的前幾周對牛奶溫度的要求較高,如果犢牛飲用冷牛奶易引發腹瀉,所以在犢牛出生后的第一周,飼喂牛奶的溫度最好與體溫相近,對于日齡稍大的犢牛飼喂的溫度則可以低于體溫。
及時補飼,開食料的飼喂。盡早讓犢牛采食飼料,及時的初飼可以使犢牛的腸胃功能得到鍛煉,促進腸胃結構和功能的發育,并且隨著犢牛日齡的增加,母乳的營養已無法完全滿足犢牛的營養需求,此時需要從飼料中獲取營養。此外,及時的補飼還有利于早期斷奶。因此可從犢牛7~10日齡即可開始訓練其采食干草,將干草置于草架上,讓犢牛自由采食。從犢牛7日齡時開始訓練其采食精料,可在犢牛即將飲完的的奶桶內加入開食料,或者在喂完奶后將精料涂抹在犢牛的口鼻處誘其舔食,待犢牛適應飼料后,可逐漸的增加喂料量。注意補飼飼料的質量,不可以飼喂犢牛過多的青貯料,也不宜飼喂粗纖維含量較高的秸稈類粗飼料,否則易導致犢牛消化不良。
在犢牛初飼的過程中要提供充足的飲水。以確保犢牛正常的新陳代謝。最初,要給犢牛提供溫水,一般10日齡內犢牛的飲水溫度為36~37℃溫開水,在10日齡以后則可以飲用常溫水,但是水溫不可低于15℃。要注意飲用水的清潔衛生,不可讓犢牛飲用冰水以及受到污染的水。
犢牛精料補充料(犢牛開口料)產品特點:
1、營養均衡、全面,充分滿足犢牛的生長需求;

2、適口性好,消化率高,降低犢牛應激的發生率;
3、添加免疫增強劑,增強犢牛免疫機能,提高犢牛成活率;
4、促進犢牛瘤胃生長發育,壯骨壯膘,為初生犢牛保駕護航。
原料組成:
玉米、膨化玉米、麥麩、豆粕、發酵豆粕、DDGS、乳清粉、植物油,維生素(A、E、D3),硫suan銅、硫suan亞鐵等微量元素,食鹽、石粉、磷suan氫鈣、誘食劑等。
使用方法:本品直接飼喂,草料建議自由采食。
貯存方法:陰涼、通風、干燥處貯存,開封后未用完應扎緊袋口。
注意事項:
1、本品顏色略有變化不影響產品質量;
2、保證充足飲水,冬季飲用溫水為宜。
保質期:3個月。
北京中博特生物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銷售部:孫亮
聯系手機:13161183292(同步微信,歡迎咨詢)
辦公座機:010-89518130,010-89518170
服務熱線:400-888-4610
祝愿養殖朋友們事業蒸蒸日上,北京中博特與你們一路前行。
2、哺乳期犢牛的管理
飼喂管理。在給犢牛喂奶時要注意將犢牛拴系上,以避免相互間舔吮,并且在每次喂完奶后要使用干凈的毛巾將犢牛口、鼻附近的乳汁擦干,等犢牛的吮吸反射停止后再放開,以防止犢牛在吃奶后相互吸吮,引起吮吸部位發炎、變形,或者吞咽入異物堵塞腸管。如果犢牛在吃奶時形成惡癖,要及時的糾正。
去角。犢牛在出生的7—10天要進行去角的處理,犢牛在去角后便于管理,可防止在養殖過程發生相互頂架,防止受傷。犢牛常用的去角方法有電烙法和固體苛性鈉法。犢牛在去角后要將其拴系,防止其他犢牛舔傷口,或者防止犢牛摩擦傷口引起炎癥,延續痊愈。
分群和編號。給犢牛進行分群和編號便于管理。在編號時可將牛按照出生的年份、牛場的代號、牛出生的順序來進行編號。分群時可要將不同品種、不同性別、不同體重的犢牛進行合理的分群,便于日常的管理。
加強日常的管理。要經常觀察犢牛的動態變化,包括采食情況、飲水情況、精神狀態、排泄情況等,以便于及時的發現異常,及時的解決問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犢牛的養殖過程中要給犢牛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加強犢牛舍的環境衛生。每天都要刷拭牛體1次,保持犢牛體表清潔衛生,還可促進血液循環。保持犢牛每天的運動量,犢牛在3周齡后可安排與母牛同行放牧。對于完全舍飼的犢牛則要將其趕到運動場進行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食欲,保持健康。
加強日常的消毒與免疫接種的工作。犢牛的抵抗力較差,易受到病菌的威脅而患有疾病,因此在保持圈舍環境衛生的同時還要加強日常的的消毒工作,以殺滅病原微生物,還要根據本場制定的免疫計劃科學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