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寄生蟲性腹瀉:以球蟲、蛔蟲引起的腹瀉較為多見,發生于20日齡以上的豬只,一般呈慢性經過,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難、貧血等癥狀,有的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或有體溫升高。病豬發育不良,衰竭死亡或成為“僵豬”。作初步的診斷。懷疑寄生蟲引起的,可收集糞便作病原培養或作蟲卵檢查。
仔豬腹瀉的綜合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斷奶應激引起仔豬腹瀉的應激因素主要有心理應激、環境應激和營養性應激。
減少斷奶應激的措施是:
⑴控制仔豬舍內溫度;保持舍內衛生及干燥。
⑵提早補料;一般于7日齡開始補料,可使仔豬斷奶前消化系統能適應植物性飼料,胃腸消化機能得到加強,從而減少營養性應激的影響。
⑶逐漸斷奶;斷奶應逐漸過渡.即在斷奶前1~5天逐日減少哺乳次數,直至斷奶,以減少心理應激影響
⑷斷奶前采取移母留仔的辦法;斷奶前夜間將母豬移舍,并在斷奶后將仔豬留原圈欄飼喂3~5天,待適應后再進行并欄,以減少環境應激影響。
滄州市泊頭亨特生產的復合保育是由12塊復合板或雙筋塑料保育床由18塊塑料板組成,保溫效果好,質地柔和,不傷小豬豬蹄。另帶一個鋼板雙面食槽。使用保育床還可以幫助小豬減少轉群應激。仔豬在轉群前是在產床上飼養,保育床與產床上仔豬活動欄相似,有助于仔豬盡快適應養殖環境,減少應激。保育床離地面有30㎝的高度,而且采用的塑料漏糞地板,可以給小豬提供一個清潔、干燥、溫暖、空氣新鮮的生長環境,這樣就能減少小豬的患病率,提高豬場的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