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怎么辦理ISO140001認證,和ISO9000體系有什么區別
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標準與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對組織(公司、企業)的許多要求是通用的,兩套標準可以結合在一起使用。世界各國的許多企業或公司都通過了ISO9000族系列標準的認證,這些企業或公司可以把在通過ISO9000體系認證時所獲得的經驗運用到環境管理認證中去。新版的ISO9000族標準更加體現了兩套標準結合使用的原則,使ISO9000族標準與ISO14000系列標準聯系更為緊密了。
ISO9000體系與ISO14000體系有相似之處,ISO9000體系的一些方面經過部分修改就可與ISO14000體系共用。但是,ISO14000體系與ISO9000體系又有本質的不同,主要表現在識別環境因素、評價重要環境因素、制訂環境目標、指標、方案和運行程序對重要環境因素進行控制、識別并獲取適用本企業的環境法律法規并定期評價遵循情況。這些是ISO9000體系沒有的,也是每一個企業都不可能通用的。
ISO14001 中文名稱是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頒布。ISO14001是組織規劃、實施、檢查、評審環境管理運作系統的規范性標準,該系統包含五大部分,17個要素。五大部分內容概括如下:
ISO14001認證的五大部分是指:
第一、環境方針
第二、規劃
第三、實施與運行
第四、檢查與糾正措施
第五、管理評審
這五個基本部分包含了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過程和建立后有計劃地評審及持續改進的循環,以保證組織內部環境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提高。
ISO14001認證17個要素是指:
第一、環境方針
第二、環境因素
第三、法律與其他要求
第四、目標和指標
第五、環境管理方案
第六、機構和職責
第七、培訓、意識與能力
第八、信息郊流
第九、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第十、文件管理
第十一、運行控制
第十二、應急準備和響應
第十三、監測
第十四、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
第十五、記錄
第十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
第十七、管理評審
申請ISO14000認證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環境管理體系;制定環境方針、做出環境保護的承諾;識別企業的環境因素,制定目標指標以改善環境狀況;要求污染預防,持續改進;遵守法律法規;針對企業的重要環境崗位,建立作業程序加以控制;注重各方面的信息溝通;要求對緊急突發事件,建立應急和響應計劃。
申請 ISO14001 認證的組織應具備以下幾點:
第一、組織應建立符合 ISO14000 標準要求的文件化環境管理體系,在申請認證之前應完成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并保證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充分運行三個月以上;
第二、組織應向認證機構提供環境管理體系運行的充分信息,對于多現場應說明各現場的認證范圍、地址及人員分布等情況,認證機構將以抽樣的方式對多現場進行審核;
第三、組織自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始,應保持對法律法規符合性的自我評價,并提交組織的三廢監測報告及一年以來的守法證明。在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時應及時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
第四、ISO14000審核是一項收集客觀證據的符合性驗證活動,為使審核順利進行,組織應為認證機構開展認證審核、跟蹤審核、監督審核、復審換證以及解決投訴等活動做出必要的安排,包括文件審核、現場審核、調閱相關記錄和訪問人員等各個方面;
第五、組織獲證后,應遵守認證機構的有關要求,在進行宣傳時應僅就獲準認證的范圍作出申明,并遵守認證機構有關認證證書及認證標志使用規定;在監督審核時認證機構將對認證證書及標志的使用情況進行審核;
第六、當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出現變化,或出現影響環境管理體系符合性的重大變動時,應及時通知認證機構;認證機構將視情況進行監督審核、換證審核或復審以保持證書的有效性;
第七、組織應向認證機構提供有關與相關方信息溝通和投訴的記錄,以及采取糾正措施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