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遞柜在投入使用的最初是為了解決快遞行業產業鏈“最后100米”的配送難題,而它能進行的業務也不僅僅局限于“送件”。消費者除了收件以外還可以在智能快遞柜上實現寄件,省卻了等待快遞員的時間,收寄件變得更方面。除了收寄件,廣告業務也是智能快遞柜的收入來源之一。由于智能快遞柜自身陳列展示的直接性、站點設置的選擇性,在智能快遞柜上投放的廣告面向的受眾更為精準。此外,隨著國內社區O2O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智能快遞柜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載體。
但是,與資本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智能快遞柜目前還面臨客戶不買賬、市場難盈利等多重尷尬。
目前智能快遞柜的良性發展主要面臨三大障礙:一是市場認知障礙。二是盈利模式障礙。三是整體規劃障礙。
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物流末端的需求是多樣化的,送貨上門是主流,但快遞柜的市場潛力也不可小覷。未來應加大溝通協調力度,在提高消費者滿意度的同時,盡快解決盈利模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