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只要您選擇購買我們的設備,我們可以為您提供多個免費的活動,并且您還會享受到我們熱情專業的服務!
肉丸加工廢水處理設備技術難點解決方法
設備特點
1.適當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設施,充分發揮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程效能。與鄰近區域內的污水和污泥的處理和處置系統相協調;
2.接納養殖廢水并進行集中處理和處置的可能性;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埋設于地表以下,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生物膜又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質,在膜的表面上和一側深度的內部生長繁殖著大量的微生物及微型動物,形成由有機污染物→細菌→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組成的食物鏈。
所謂原生污水就城市直接排放未經處理的生活或者是工業廢水,現階段的利用方法是原生污水直接進入污水源熱泵系統進行換熱,在消耗少量電力的情況下為城市建筑物室內制冷供暖。污水再利用有幾個技術難點需要克服:堵塞,腐蝕,換熱效率。
突出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減少工程;
7、設備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埋于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于綠化,廠區占地面積少,地面構筑物少;
8、易于完成自動控制,管理、操作簡單;
9、 能夠處理生活系統綜合性廢水及其相類似的有機污水;
10、采用玻璃鋼、碳鋼防腐、不銹鋼結構,具有耐腐蝕、抗老化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達50 年以上;
11、全套裝置施工簡單、操作容易,所有機械設備均為自動化控制,全部裝置可設置于地表以下。
污水處理藥劑品種很多,常用是絮凝劑,絮凝劑可以分為無機絮凝劑和有機絮凝劑。
維護與保養
1、經常檢查水泵、風機的螺栓連接情況,防止出現松動。
2、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養制度,每班都應詳細填寫好運行記錄,對于出現的情況記錄在冊,以便于維修。
3、經常檢查水泵、風機的轉動軸承是否有過熱現象,檢查潤滑油位和潤滑油質量,設備正常運行。
4、定期檢查填料的張緊狀況,發現脫落和松弛應及時補充和校正。
5、檢查曝氣管道布氣均勻狀況,發現有大氣泡或局部曝氣死角應及時查找原因并排除,各部位曝氣正常。
6、水泵、風機每運行5000—8000小時應進行一次檢查保養。
7、在消毒劑投加時,應藥劑用量和剩余量,必要時可根據檢測結果調整投加量,及時補充藥劑,確保出水水質合格。
8、禁止設備本體內出現無水或水位過低狀態,同時嚴禁設備運行過程中風機出現停機或假運行狀態,防止菌種**,設備無法再次運行。
9、如果設備短期內部運行,可以采用風機間隙曝氣,以微生物部**,方便下次運行開始時不必再重新培養微生物。
一體化地埋式養豬場廢水處理技術
污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基于電化學、氧化- 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該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該工藝用于難降解高濃度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可對氨氮的脫除具有很好的效果。
設備簡介:
IC 厭氧反應器是一種高效的多級內循環反應器,是第三代厭氧反應器的典型代表。與前二代厭氧器相比、它具有占地面積少、容積負荷量高,布水均勻,抗沖擊能力 強、性能更穩定、操作更簡單的多種優勢。例如,當COD為10000-15000mg/l時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第二代USCB反應器一般容積負荷為 5-8kgCODm3.d, 第三代IC厭氧反應器容積負荷可達到10-18kgCODm3.d, 與第二代厭氧罐相比、IC具有以下優點:
具有很高的容器負荷率;
占地面積小、節省基地投資;
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出水穩定性好;
工作原理:
IC 反應器構造的特點是具有很大的高徑比,一般可達4-8,反應器的高度達到20m左右。整個反應器由第一厭氧反應室和第二厭氧反應室疊加而成。每個厭氧反應 室的頂部各設一個氣、固、液三相分離器。第一級三相分離器主要分離沼氣和水,第二級三相分離器主要分離污泥和水,進水和回流污泥在第一厭氧反應室進行混 合。第一反應室有很大的去除有機能力,進入第二厭氧反應室的廢水可繼續進行處理,去除廢水中的剩余有機物,提高出水水質。
應用特點:
◇極高COD負荷(8-15 kg CODcr/m3/d)
◇結構緊湊,節省占地面積 ◇借沼氣內能提升實現內循環,不必外加動力
◇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具有緩沖pH的能力
◇出水穩定性好
◇高可靠性
◇基建投資低
IC處理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
IC 處理技術從問世以來已成功應用于土豆加工、菊苣加工、啤酒、檸檬酸和造紙等廢水處理中。1985年荷蘭首次應用IC反應器處理土豆加工廢水,容積負荷(以 COD計)高達35~50kg/(m3·d),停留時間4~6 h[9];而處理同類廢水的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10~15 kg/(m3·d),停留時間長達十幾到幾十個小時[3]。
在啤酒廢水處理工藝中,IC技術應用得較多,目前我國已有3家啤酒廠引進了此工 藝。從運行結果看,IC工藝容積負荷(以COD計)可達15~30 kg/(m3·d),停留時間2~4.2 h,COD去除率ηCOD>75%[9];而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4~7 kg/(m3·d),停留時間近10 h[3]。
對 于處理高濃度和高鹽度的有機廢水,IC反應器也有成功的經驗。位于荷蘭Roosendaal的一家菊苣加工廠的廢水,COD約 7900mg/L,SO42-為250mg/L,Cl-為4200mg/L。采用22m高、1100m3容積的IC反應器,容積負荷(以COD計)達31 kg/(m3·d),ηCOD>80%,平均停留時間僅6.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