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防腐鋼管廠家工藝介紹
一 防腐鋼管主要被埋在地下,往往容易被腐蝕,從而嚴重地影響供水管道系統的功能。因此,往往會在直埋鋼質供水管的管道加上一層防腐層,預防其被腐蝕遭遇損壞。而對直埋鋼質供水管道外防腐層進行檢測與防護,就能及時發現直埋鋼質供水管道外防腐層是否完好或者出現問題,并且能夠及時地采取防護措施。本文結合我單位實際情況,對直埋鋼管的腐蝕因素及外防腐層狀況檢測的目的、任務和主要檢測內容進行介紹,闡述了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幾種用于埋地鋼管防腐層狀況檢測的方法和設備,最后再探討如何對直埋鋼質供水管道外防腐層進行防護。
二 IPN8710具有良好的防腐蝕性能。防銹性、無刺激味,固化后無毒。涂膜結構致密,防水滲透性好,附著力強,涂膜堅韌豐滿。IPN8710底漆:由聚氨酯聚乙烯、改性環氧樹脂、無毒防銹顏填料,助劑等組成,常溫固化形成互穿網絡,涂膜結構致密,耐酸、堿、鹽,防銹性能優異,附著力強。IPN8710面漆:由環氧、橡膠樹脂改性,無毒防銹顏填料,助劑等組成。耐化學品性能優異無毒,抗微生物的侵蝕。涂裝方式:刷涂或高壓無氣噴涂用途:IPN8710底漆用于飲水管線內壁的防腐打底涂裝:IPN8710面漆用于供水管線內壁的防腐面漆。使用范圍:用于飲水艙、輸水管道內壁、輸油管道、煤氣管道、污水管道等的防腐。
三 環氧煤瀝青防腐蝕涂料由環氧與煤瀝青兩種主要成分組成,是甲(環氧)乙(固化劑)雙組份涂料,具有優良的附著力、堅韌性、耐潮濕、耐水、耐化學介質,具有防止各種離子穿過漆膜的性能,具有與被涂物件同膨脹同收縮的特性。漆膜從不脫落、龜裂。厚度0.5~1.0mm。環氧煤瀝青是性價比較高的一種防腐形式,工程實測表明,用環氧煤瀝青外加陰保護。石油、燃氣管道使用二十年基本沒有發生腐蝕現象。
四 3PE防腐鋼管廠家,三層PE防腐結構:第一層環氧粉末(FBE>100um),第二層膠粘劑(AD)170~250um,第三層聚乙烯(PE)2.5~3.7mm。三種材料融為一體,并與鋼管牢固結合形成優良的防腐層。管徑范圍Φ60~Φ1820燃氣管道3PE防腐管道防腐方法及種類,3PE防腐鋼管的防腐方法一般都是使用涂層防腐,涂層防腐是用涂料均勻致密地涂敷在經除銹的金屬管道表面上,使其與各種腐蝕性介質隔絕,是鋼管防腐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3PE防腐鋼管三層結構聚乙烯防腐層(3PE)綜合了熔結環氧粉末涂層和擠壓聚乙烯兩種防腐層的優良性質,將熔結環氧粉末涂層的界面特性和耐化學特性,與擠壓聚乙烯防腐層的機械保護特性等優點結合起來,從而顯著改善了各自的性能。因此作為埋地管線的外防護層是非常優越的。據有關資料介紹,三層PE可使埋地管道的壽命達到 50年,目前,在國際上被認為是最先進的管道外防腐技術。三層結構聚乙烯防腐層(3PE)綜合了熔結環氧粉末涂層和擠壓聚乙烯兩種防腐層的優良性質,將熔結環氧粉末涂層的界面特性和耐化學特性,與擠壓聚乙烯防腐層的機械保護特性等優點結合起來,從而顯著改善了各自的性能。因此作為埋地管線的外防護層是非常優越的。據有關資料介紹,三層PE可使埋地管道的壽命達到50年,目前,在國際上被認為是zui先進的管道外防腐技術。在我國,三層PE已率先在石油天然氣系統得到應用。我國已建成的陜京天然氣管道及庫鄯輸油管道,最近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近4000公里管道均采用了三層PE外防腐涂層。在天津市,陜氣進津67公里高壓管道、外環線30公里高壓天然氣管道、陜京線地下儲氣庫122公里管線也是采用的三層PE。它已成為今后管道外防腐層的發展方向更多。
國資委日前召開2017年中央企業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會議,動員部署今年中央企業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國資委副主任孟建民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表示,2017年中央企業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繼續加碼。孟建民要求有關中央企業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打好去產能攻堅戰,全面完成2017年鋼鐵去產能595萬噸、煤炭去產能2493萬噸的目標任務。
“2017年要牢牢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深入推進去產能工作。”孟建民表示,為了更好地完成今年的去產能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并將去產能與產業重組、優化布局、轉型升級等統籌考慮。此外,進一步規范去產能,有序實施產能置換,進一步規范處置資產和債務,進一步籌措落實資金,妥善分流安置職工,進一步加強風險防控,確保企業和社會穩定,也是2017年中央企業去產能工作的重要內容。
孟建民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17年全國鋼鐵煤炭去產能目標任務。孟建民表示,中央企業要在其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孟建民充分肯定了中央企業2016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一是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二是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三是企業富余職工得到妥善安置,四是積極探索資產債務處置辦法,五是鋼鐵煤炭業務經營狀況明顯好轉。
去產能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目前多家央企都制定了相關計劃和具體方案。中國華能集團表示,2018年年底前,退出煤炭產能914萬噸/年,處置“僵尸企業”16戶、特困企業4戶,“十三五”期間關停退役647萬千瓦煤電機組。保利集團發布計劃,堅決執行國家煤炭行業去產能政策,關停無效礦井,盡快實現戰略退出,將用三年時間完成39家“僵尸企業”的重組整合退出,確保虧損額減少50%以上。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則表示將從源頭堅決控制、減少無效和低效投資,從電源側去產能,重點堅決落實煤電“取消一批、緩建一批、緩核一批”政策,推動能源主管部門將南方五省區“十三五”火電裝機新增規模控制在4285萬千瓦以下,從2020年起,全網非化石能源電量占比不低于50%。武鋼集團擬在已經淘汰完落后產能的基礎上,主動退出煉鐵產能319萬噸、煉鋼產能442萬噸。
一位業內專家表示,目前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涉及的多為國有企業,也是地方財政支柱企業,涉及當地財政收入、就業、經濟穩定等,集中審批、管控競爭的方式已難以抑制產能過剩。同時,現在過剩的產能不僅僅是落后產能,還包括結構性無序發展產生的大量先進產能,這些都是目前供給側改革要解決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