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楞紙板輸送帶無疑是瓦楞紙板生產線好的部件之一,它的品質高低對瓦楞紙板的質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向來倍受紙箱廠和瓦線制造廠的關注。從結構上看,瓦楞紙板生產線干部使用的輸送帶有兩種:一種是棉織帶,它是由多層棉紗、化纖混紡,經織造機編織而成,具有單位面積重量大、表面凹凸不平、摩擦系數大等缺點;另一種是帶,它是以聚酯纖維、人造棉為基本原料,由機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表面平整、厚度均勻、無壓痕等諸多優點,因而越來越受廣大用戶的青睞。
創新的結構
傳統的帶結構為三層式:表面層、中間層和底面層,其表面層、底面層均為植絨構造,中間層為經向粗紗加植絨構造,這種結構本身較為疏松,單位面積自重小,在受強拉力、加速運轉時,不但施壓和對紙板的攜帶能力極為有限,而且容易跑偏。它的延伸率較大,使用幾個月就得重新剪接鋼扣,費時費力,使生產受到影響。這也是帶多年來在市場上難以擴大份額的原因所在。
現在具體做法是采用獨特的生產工藝,在帶里織人七層以特殊的PET纖維為材質的編織層,從而使其結構結實,單位面積自重達到5.8kg/m2,而且厚薄均勻。由于PET纖維是一種耐高溫、韌性大的材料,大大加強了帶對高溫、高濕、高壓、高拉力和高速運行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們在生產過程中采取的防伸縮熱處理定型方式,徹底解決了延伸量大的問題。使用結果證明,在工作拉力為12N/mm時,經向伸縮率僅為百分之0.3。一般來說,瓦楞紙板輸送帶在瓦線的特殊環境下運行一段時間后,由于受高拉力、高壓的持續作用,其厚度會有一定程度的變薄;從棉織帶采看,因其經緯紗編織結構特性、帶面承受壓力不同等因素,往往是從帶兩側邊緣厚度變小的幅度較大,因而導致瓦楞紙板的幅寬變小,廢品率上升,造成成本的浪費。帶里含有耐壓、耐磨材料,使其保持厚度的穩定性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