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埋于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于綠化,廠區占地面積少,地面構筑物少。
8,易于完成自動控制,管理操作簡單。
9,設備可以連接在汽車上做成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處理設備缺點
1.不利于維修,設備出現故障后,不方便檢修與更換。這通常是業主煩惱的。
2.對環境適應性強,冬天防凍,夏天防洪,北方需要埋入較深,并做保溫處理。
3,由于設備的局限性,該設備只能用在廢水量比較小的項目中。
設備適用范圍
適用于住宅小區,村莊,村鎮,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療養院,機關,學校,部隊,醫院,高速公路,鐵路,工廠,礦山,旅游景區等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屠宰,水產品加工,食品等中小型規模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和回用。經該設備處理的污水,水質達到國家污水處理綜合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
污水處理技術說明
1)攔污設施
本工程原水中固體雜質含量較高,為確保提升泵等設備正常工作和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正常運行,擬在處理主體工藝的前段設置攔污設施。
2)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屬于生物膜法,具有以下優點和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池內設置填料,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體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及生物濾池,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由于相當一部分微生物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觸氧化法可不設污泥回流系統,也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方便;
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屬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當有機物容積負荷較高時,其F/M(F為有機基質量,M為微生物量)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產量可相當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采用A/O生物處理工藝是近幾年來國內外環保工作者用以解決污水脫氮的主要方法,該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利用系統中培養的硝化菌及脫氮菌,同時達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及氨氮的目的,與經普通活性污泥法處理后再增加脫氮三級處理系統相比,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電耗低、占地面積少。
A/O生物處理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量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脫水。
A/O生物法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相比耐沖擊負荷高,運行穩定。
A/O生物處理系統因將NO2-N轉化成N2,因此不會出現硝化過程中產生NO2-N的積累,而1mg/ NO2-N會引起1.14mgCOD值,因此只硝化時,雖然氨氮濃度可能達標,但COD濃度卻往往超標嚴重。采用A/O生物處理系統不僅能解決有機污染,而且還能解決氮和磷的污染,使氨氮的出水指標小于15mg/l。總之,經過本工藝流程,出水的各項指標均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
3)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本污水主要工藝過程設計如下:污水通過機械格柵攔污后的污水直接進入調節池,設置調節池的目的調節污水的水量和水質,為防止懸浮物在調節池內沉淀,在調節池底布有穿孔曝氣管,采用間隙曝氣。
設計原則
在設計過程中本著先進、合理、實用、可靠、經濟的原則進行設計,采用先進、實用、 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滿足水質波動較大、水量不穩的進水要求,確保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采用合理工藝,合理布置,在提高系統總體效率的基礎上恰到好處的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設計;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在保證系統
安全
、經濟、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以小的投資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采用運行費用較為合理的處理工藝,提高污水的處理效果的同時,減少設備投資費用。 降低運行費用和降低投資費用,給業主帶來優的經濟效益。
采用先進可靠的技術設備及自動控制系統,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充分實現自動化優化控制、減少管理維修工作量的主要設施與設備平面及高程的針對性工程設計,操作管理方便可靠。
1充分利用社會閑散資金,減少資金投入
建設大型傳統的污水處理系統往往需要較多的資金。當前,我國污水處理事業存在著較大的資金缺口,但又存在著大量小額社會閑散資金難以利用的情況。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資金投入小,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些社會閑散資金,使農村污水處理事業更加順利地開展進行。
2有效節約
建筑
空間,降低土地利用成本
建筑大型的污水處理廠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建筑面積,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壞生態
環境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的加快進程,尤其在東部發達地區,土地利用成本越來越高。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則不需要利用太多的土地,且可以采用地埋處理,節約了空間,進一步地減少了投資代價,同時也不會對生活區或景區造成景觀破壞。
3緩解市政管道建設壓力,降低污水管網規模
對于農村地區以及一些邊遠地區,管網覆蓋率通常較低,建設大型的污水處理廠,通常需要配套建設大規模的市政管道,這樣既耗費大量資金,又不便于管理。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緩解市政管道的建設壓力。另外,對于分流制排水系統,經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或就近排入水體,既不污染環境,也不增加污水管道的壓力。
4節約水資源,有效實現中水回用
隨著農村地區對水資源需求的日益增大,水資源的匱乏將是未來限制農村地區發展的重大問題。經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過的污水可以達到國家規定的中水回用標準,可以重新利用,節約水資源,較大型傳統的污水處理系統體現出更大的優勢。
5高度集成水處理技術,推動水處理行業的革新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實現了污水處理的集成化,使原本單一的技術集成到一個設備中。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技術自80年代初引入到我國以來,隨著國家對污水處理要求的逐漸提高,一體化的集成化程度將不斷提高,這將大大地推動水處理行業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