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業必須動態管理資質
動態管理,也就是說,應盡快辦理所需的資質,并盡快清理不需要的資質,因為畢竟維護資質也要花費人力物力和財力,我們經常在建設部網站上看到,一些公司主動注銷不需要的資質,當然,對于不再需要的資質,公司也可以通過資質剝離轉讓。
組織資質管理工作
由于業務范圍和規模不同,資質管理的復雜性也不同,例如,勘察設計施工一體化的綜合性企業具有很多施工資質,相應的資質管理也將有很大的工作量,這類企業需要配備專業部門和專業人員負責資質管理,但是,如果公司規模較小且業務相對簡單,則不需要專門的部門,只需要具有資質管理的專業人員。
資質辦理越來越難,企業成功辦理資質之后必須珍惜它,管理資質非常重要,資質并不是永久性的,如果資質管理不善,企業可能將面臨資質被撤銷可能性,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資質辦理對建筑企業承包工程是必要的證件,如果建筑公司想要承包項目,必須到主管部門申請資質,在申請過程中,企業必須符合人員、財產以及工程業績等的要求才能獲得主管部門的批準。其中,企業人員社保的問題經常會被忽略。,在資質辦理的過程中,企業人員的社會保障無效,主管部門就會打回企業的資質申請,那么,人員社保什么樣的情況會被視為無效?
建筑企業人員社保失效會導致資質辦理失敗嗎
1、沒有給企業所有人員繳納社保
www.xmzizhi.com
企業用于申報資質的人員是由主管部門審核的,沒有給企業全部人員購買社會保險,根據要求,只要在申請表中列出人員,企業必須提供人員社保證明材料,以證明兩者之間的雇傭關系。
2、缺少材料或信息不匹配
在主管部門提交的社會保障材料遺失或信息不一致,例如,人員社會保障清單、社會保障繳費證明等,公司沒有按要求進行準備。
怎么理解建筑企業,資質和建造師三者的關系
建筑資質證書對企業的特殊作用:
www.xmzizhi.com
如果一家公司沒有建筑資質,很難在眾多的有資質建筑企業中生存,而客戶看企業,主要是看資質,資質作為建筑企業的必要證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客戶重點關注的一點。
資質對建筑企業的間接作用:對于沒有建筑資質證書但是有很多建造師人員來說,沒有很多建造師人員,卻有資質證書的企業更能獲得客戶的青睞,客戶一般會選擇有資質的企業。
建造師對建筑企業的重要作用:
建造師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很多人都可以做,也可以招募,困難不是很大,對于一家建筑企業來說,缺少建造師可以選擇多種途徑獲得,但是沒有建筑資質企業將會寸步難行。
建筑資質代辦市場現狀:
許多公司正在尋找資質代辦機構申請建筑資質,由于建筑資質對于建筑企業而言過于重要,具有建筑資質的公司很少,因此很多公司都在積極辦理資質,資質改革后,審核嚴格導致很多建筑企業獲取資質證書也變得越發艱難。
建筑企業,資質和建造師之間的關系:
事實上,一個公司,具有建筑資質,那么建造師肯定愿意來,因為具備建設資質,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承接更多的建筑工程項目,以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總之,建筑資質代辦機構是建筑企業的配套公司,可以幫助建筑企業完成他們不擅長的工作,讓企業快速獲取資質證書。
企業業績
1.一項工程業績的考核單位是單位工程,如果一項工程合同中包含多個單位工程的,可以分別作為有效業績申請不同業績指標。
2.一項工程業績同時滿足多項技術指標的,只作為一項指標考核。《標準》中分別考核累計和單項技術指標的,同一業績可同時考核,其中申請鐵路方面資質的除外。
3.業績要求的“×類中的×類”必須分別滿足,不能相互替代。例如建筑工程一級資質標準,要求企業完成“4類中的2類以上工程”,是指企業完成的工程中,高度、層數、單體面積、跨度等4項指標中至少滿足2項,否則即為業績不達標。
11.企業以境外承包工程作為代表業績申報的,不考核其是否超越資質承包工程范圍,也不考核其境外承接工程的承發包關系是否符合中國的管理規定。例如:具有專業承包資質的單位在境外與一家無資質的施工總包單位簽訂了分包合同,相關業績也予以認可。對于海外業績按照以下原則進行認定:
1)境外承攬的總承包項目如果是援外項目的,需提供商務部經商處出具的相關證明;境外承攬的總承包項目如果是海外優買優貸項目或國際承包項目 的,需提供《對外承包工程項目投(議)標核準證》。
2)境外承攬的分包項目需提供總承包單位的相關業績證明材料、及總承包單位對分包項目的證明材料。
12.企業申報的工程業績中項目負責人在工程業績實施中存在非本企業注冊建造師、不具備注冊建造師資格、超越注冊建造師執業范圍執業、或者違反有關規定同時在兩個及以上項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企業該項工程業績無效。
13.保密工程不得作為企業代表工程業績申報。
資質是施工企業承接建筑項目的基礎,有了資質才能談施工、才能談工程質量問題。近年來,住建部一直強調淡化建筑行業資質,建筑界也在呼吁淡化甚至取消資質,那么為何資質申請卻一再井噴?帶著這個疑惑,筆者對比了目前為止2017年與2016年同期的數據情況,并與建筑行業內以往數據一一比較,用數據多角度反映資質審批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