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鑄鐵管中采用的溝槽管件連接技術也稱卡箍連接技術,已成為當前液體、氣體管道連接的技術,盡管這項技術在國內的開發時間晚于國外,但由于其技術的先進性,很快被國內市場所接收。從1998年開始研制開發到現在,經過短短幾年的開發和應用,球墨鑄鐵管已逐漸取代了法蘭和焊接的兩種傳統管道連接方式。不但技術上更顯成熟, 市場也普遍認可。 溝槽管件連接技術的應用,使復雜的管道連接工序變得簡單、快捷、方便。使管道連接技術向前邁了一大步。 球墨鑄鐵管溝槽連接管件包括兩個大類產品:①起連接密封作用的管件有剛性接頭、撓性接頭、機械三通和溝槽式法蘭;②起連接過渡作用的管件有 彎頭、三通、四通、異徑管、盲板等。 起連接密封作用的溝槽連接管件主要有三部分組成:密封橡膠圈、卡箍和鎖緊螺栓。位于內層的橡膠密封圈置于被連接管道的外側,并與預先滾制的溝槽相吻合,球墨鑄鐵管再在橡膠圈的外部扣上卡箍,然后用二顆螺栓緊固即可。由于其橡膠密封圈和卡箍采用特有的可密封的結構設計,使得溝槽連接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且隨管內流體壓力的,其密封性相應增強
球化劑中含有稀土時,其硫化物和氧化物穩定性很高,粒度細小,在鐵液中難以上浮,而且這些化合物與石墨晶格的失配度很小,可作為石墨析出的異質核心。球化劑鎂的氧化物MgO的熔點高,穩定性好,在鐵液中的溶解度低,但粒度稍大,可以上浮到表面成為浮渣,也可能被卷入鑄件內部成為夾渣。同時,硫化鎂(MgS)的密度低,易于上浮到鐵液表面,但其穩定性較差,與氧接觸后會形成氧化鎂,將硫釋放回鐵液、再次與鐵液中的鎂反應。這種反應的不斷發生,是單用鎂作球化劑時球化易于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用稀土(鈰)作球化劑時,衰退現象就不這么明顯,形成夾渣的傾向也較小另一類是偏析型反球化元素,如鈦、銻、鉛、釩、鉍等,在鑄鐵發生共晶轉變時富集于共晶團之間,使石墨的形狀畸變。鎂抗干擾元素的能力差,而稀土元素抑制這類干擾元素有害作用的能力很強,鑄鐵中殘留鈰量(質量分數)為0.008%時,就能有效地控制干擾元素的反球化作用。所以,以鎂為主的球化劑中加入稀土,可減緩球化衰退,而且形成夾渣的傾向也較小。
球墨鑄鐵管的打孔過程中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1、清理出管道上打孔攻絲位置,將橡膠墊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后,安裝好鉆頭;
2、將鐵鏈從管道底部穿越,安裝好主機后,用鐵鏈和鉤型螺絲進行定位,固定在機具的固定槽內,擰緊螺絲;
3、將棘輪扳手放置在定位點,在旋轉扳手的同時,注意頂部螺桿下壓的力度;
4、當下壓到一定距離時,打孔工作完成,鉆頭將下滑1~2cm,隨后進入攻絲階段,當頂杠螺絲還剩6~10扣絲時,攻絲過程結束;
5、安全地拆除機具和底座,后將鉆頭擰出,并迅速用合適的堵頭封堵;
6、當放置堵氣袋時,一定要呈平睡狀態,人不可站立(站在氣源上方);充氣要適當;氣袋后部必須用粘泥抵擋,嚴防滑動;環網管道必須兩端打眼堵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