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屬浸塑涂裝技術誕生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1952年德國Hoechst公司所屬的Knapsack Griesheim公司Erwim Gemmer發(fā)明了流化床浸塑工藝。利用流化狀粉末塑料,在金屬表面形成郵寄薄膜,從而獲得具有裝飾、防腐、絕緣等優(yōu)良性能的鋼塑復合產品。
當時所采用的涂裝材料為聚乙烯。1957年日本的某商會從聯邦德國Crisheim公司引進浸塑設備,并經改良,得到很大的發(fā)。我國在浸塑方面的研究比靜電噴涂遲些,20世紀60年代初對熱固性環(huán)氧粉進行了流化床涂裝的研究,并取得成功。應用領域局限于機電產品的絕緣盒防腐。1987年冶金部派員至日本考察,進行了大型自動浸塑生產線,國內的研究中心鄭州金屬涂塑研究所由此浸塑線為基地,通過不斷的學習改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后期浸塑用的聚乙烯粉末涂料質量接近國際標準。后期開發(fā)了液體浸塑,而液體浸塑在中國試制成功至目前批量生產僅有10多年的歷史,才剛開始擴大使用范圍,屬于新型裝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