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鑄鐵管市場以弱勢盤跌為主,整體市場表現較為低迷。淡季需求不力,原材料大幅下跌,鋼廠產量再創新高,使得鋼鐵上中下游產業鏈條利空居多,市場心態受到影響。供需矛盾繼續加重,成本陷入“怪圈”,不論是上游原材料、鋼廠還是終端企業所處的境況并不盡人意。進入盛夏,需求淡季到來,市場將繼續面臨低位盤整。不過,市場上一些新的變化值得關注:一是,近期決策層不斷釋放強化宏觀調控的信號。二是,近期官方發布的幾大指標數據出現好轉。社會用電量上升,且6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終值升至50.7%,創下去年11月以來 ,表明經濟有所好轉。預計,7月份冷軋市場價格跌幅放緩或趨穩,反彈動力尚不充足。
6月份國產礦市場全面“觸底”。當月,國產礦市場主要下跌地區集中在北方,華北、東北地區持續下行,但多停留在報價階段,實際成交寥寥。由于國產礦市場整體價位已接近成本底線,下調空間被擠壓殆盡,除個別成本控制尚佳的企業仍有盈利外,大部分企業已處于虧損境地,大型礦山企業為保證自身的市場份額,以及維護聊城球墨鑄鐵管企業供需關系而維持生產,從而庫存量偏大,銷售價格一降再降。中、小型礦選企業操作相對靈活,在市場如此低迷的情況下,大部分企業選擇停產觀望,減少生產成本支出損失。由此國產礦市場運行處于底部停滯狀態。6月份進口礦市場跌破“90美元”迅速反彈。月初,進口礦市場走勢出現分歧,港口現貨價格持續走低,而遠期現貨明顯上調,隨著鐵礦石貿易融資問題的曝光,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屢創新低,鐵礦石金融衍生品市場再陷陰霾,致使進口礦市場全線下跌,至月中進口礦主流品種報價跌破90美元價位,而后需求方接盤積極性激增,一方面受益于礦石衍生品市場的底部拉升,另一方面受到市場預期有所回升的影響,進口礦港口現貨及遠期現貨價格明顯上漲。鐵礦石市場年內底部運行初現,從下半年政策性導向來看,整個鋼鐵行業雖然未擺脫窘境,但較上半年來講,資金面及供需面均有所緩和,鐵礦石市場價格繼續深跌的可能性不大,7月份處于低位平臺整理狀態,為后期聊城球墨鑄鐵管市場的趨漲行情醞釀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