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泵送技術:電控換向技術,PLC控制電磁閥換向實現泵送、S管分配的交替換向。機器組裝簡單,生產成本低,但電氣控制復雜,故障率與維護成本極高,極易耽誤工程進度是最大的弊端。第二泵送技術:液壓換向技術,完全靠主油缸、分配小油缸液壓信號的變實現動作換向。1、混凝土泵送、S管分配無需PLC電氣元件參與,故障率更低,控制更可靠,產品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
2)支撐混凝土泵的地面應平坦、堅實;整機需水平放置,工作過程中不應傾斜。支腿應能穩定地支撐整機,并可靠地鎖住或固定。泵機位置既要便于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地進出及向料斗進料,又要考慮有利于泵送布管以及減少泵送壓力損失,同時要求距離澆筑地點近,供電、供水方便。(3)應根據施工場地特點及混凝土澆筑方案進行配管,配管設計時要校核管路的水平換算距離是否與混凝土泵的泵送距離相適應
混凝土輸送管,應根據工程和施工場地特點、混凝土澆筑方案進行配管。宜縮短管線長度,少用彎管和軟管。輸送管的鋪設應全施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裝拆。在同一條管線中,應采用相同管徑的混凝土輸送管;同時采用新、1日管段時,應將新管布置在泵送壓力較大處;管線宜布置得橫平豎直。應繪制布管簡圖,列出各種管件、管連接環、彎管等的規格和數量,提出備件清單。混凝土輸送管應根據粗骨料最大粒徑、混凝土泵型號、混凝土輸出量的輸送距離,以及輸送難易程度等進行選擇。輸送管應具有與泵送條件相適應的強度。應使用無龜裂、無凹凸損傷和無彎折的管段。輸送管的接頭應嚴密,有足夠強度,并能快速裝拆。輸送管最小管徑為lOOmm時,粗骨料最大粒徑不能超過25mm,最小管徑為125mm時,最大粒徑不能超過40mm。垂直向上配管時,地面水平管長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長度的四分之一,且不宜小于15m,或遵守產品說明書中的規定。在混凝土泵機Y形管出料口3~6m處的輸送管根部應設置截止閥,以防混凝土拌和物反流。泵送施工地下結構物時,地上水平管軸線應與Y形管出料口軸線垂直。傾斜向下配管時,應在斜管上端設排氣閥;當高差大于20m時,應在斜管下端下設5倍高差長度的水平管;如條件限制,可增加彎管或環形管,滿足5倍高差長度要求